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20180823-fig03.jpg
拆穿歐欣掩埋場的真面目七部曲——政府護航 掩埋場偷渡工程大砍植被與挖泥岩
2018-08-23
2017年3月17日,台南社大就召開記者會提出質疑,比對歷來空拍照片及套圖,發現2016年8月水利局核准歐欣的沉沙滯洪區已堆放砂包,反而阻擋上游野溪流動的動線;而在空拍的飛行過程中,仍可隱約看見溪水之反光,顯示此河段是有水的。然而2017年1月進行的空拍結果卻發現,此支流旁的林相被清除,支流完全被砂土覆蓋。質疑將此河道墊高的原因?破壞林相將牛埔溪之支流截流,...
20180816fig1
循環經濟的另類荒謬——蓮溪埤的非法掩埋
2018-08-16
高雄路竹區的蓮溪埤,是二仁溪的滯洪區,腹地廣大,許多水鳥棲息。這裡曾是一塊美麗的溼地,也曾經被規劃為水庫,根據部落格「半竹野紀」的記載: 蓮溪埤位在路竹鄉最北邊的二層行溪畔,……很有可能就是二層行溪以前的河道,退化而成的牛軛湖,……蓮溪埤並無所謂上下游,水源應該多來自雨水及地勢影響而蒐集,現今蓮溪埤附近除埤塘外,還有廣大的溼地,也是白鷺聚居的場所,其可以灌溉的,...
20180813-01.jpg
循環經濟的另類荒謬——枋寮養殖專區以事業廢棄物當回填土
2018-08-13
屏東縣枋寮鄉新龍村,是漁業署規劃的番仔崙養殖專區,台灣石斑產業的重要產地。原在外開店的陳右穎四年前回鄉,接手養殖。陳右穎說,番仔崙養殖專區養的魚種有石斑、龍膽石斑還有午仔魚,目前外銷以中國為主,年產值大概超過10億左右。由於外銷價高,當地居民幾乎全靠石斑魚維生。2018年3月起人和村1處魚塭,遭回填惡臭的不明廢土,整片土地滿溢噁心的泥臭味,旁邊的謝姓養殖戶更說,最近天氣開始變熱,...
呼籲大家一起向環保署發聲,不要一次使用即拋棄的吸管
2018-06-19
近期環保署發布從明年七月起部份場所(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和連鎖速食店)內用不得提供塑膠吸管,後年起擴大到所有場所。這項限制令引發社會大眾熱烈討論,紛紛構思各種飲用珍奶的方法,相信創意無限的大家都有各自的替代方法。不過此項禁令除了塑膠吸管,還有一個地方需要大家的關注和行動。 環保署的草案中禁止了塑膠吸管,卻開了「後門」,允許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和「以紙、竹片、...
2018061301
珍奶限用塑膠吸管 錯了嗎?
2018-06-13
2015年一隻海龜鼻孔卡管的影片,不但奪取全球淚光,引發更多人對海洋廢棄物的關注,也讓全球許多政府開始研議禁限用吸管的政策。而環保署今年提出的海廢治理行動方案中,也首打吸管,並於近日預告草案,打算自2019年七月起,禁止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賣場、連鎖速食店等之餐廳提供內用客人一次性「塑膠」吸管。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上許多討論。環團大多認為,在餐廳內用時,吸管實在沒什麼必要性,...
2018060501
龍崎爭議:何忍挖斷龍脈,讓廢棄物住聖山?
2018-06-05
龍崎,地處阿里山山脈尾端,是台南東南端的一個偏鄉,再往東或往南,就是高雄的內門與田寮,人口只約四千人,為台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在可考的歷史中,最早遷居至此的人類,是平埔族的西拉雅族的新港社人,因此它舊名「番社」,後在日治時期的1920年,取較大聚落龍船及崎頂之字,設置龍崎庄,是今日地名之由來。1 雖然對人類來說是偏鄉,但這裡有相當令人驚豔的景觀,也是不少生物棲居之所,...
2018060401
世界級特殊自然地景—— 台灣泥岩惡地的獨特性
2018-06-04
一、惡地概述 惡地(Badland),所謂的荒涼不生之地,一般是指因地層不均質(黏土、砂土、礫石等組成比例)導致差異侵蝕,所產生的鋸齒、凹槽或圓頂等型態之陡坡1。更精確地來說,惡地一詞所代表的應是「鬆軟沉積岩和富含黏土的土壤,大範圍的被風和水侵蝕後,所產生的乾燥地勢。通常具有陡坡、稀疏植被、缺少實質性的風化層與高密度的引流等主要特色」2。 一般而言,...
20180411
製造垃圾山的農業博覽會,桃園市政府應建立循環經濟的模範!
2018-04-11
圖1:垃圾如湧泉般產生 看守台灣協會總是會無意間發現各種場合的垃圾處理問題。筆者在清明連假到桃園市政府主辦的農業博覽會參觀,驚訝於現場廢棄一次性餐具的速度及盛況。我們先一起做一個假想,假設你今天兩手空空,沒有帶任何重複使用的餐具或容器進入博覽會,會以多快的速度產生多大量的垃圾? 首先,你進入會場看到一輛咖啡車,香味四溢,想說買杯咖啡邊走邊喝(產生一個紙杯、塑膠杯蓋和護套)。...
20180313_land
氣候變遷與循環經濟下的野蠻遊戲——最後一道菜
2018-03-13
農委會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於2011年5月10日、11日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其中重點內容之一為設定2020年時全國之糧食自給率以40%為目標。2014年糧食自給率一舉躍升1.2個百分點,來到34.1%,創下11年新高。2016年10月20日最新「糧食供需年報」出爐,2015年的糧食自給率為31.4%,退回到5年前甚至10年前水準。農委會分析去年糧食自給率下降主因,源於氣候變遷和疫病蔓延...
2018021201
這是「廢土」嗎???
2018-02-12
年節將至,許多家庭最近在進行大掃除,被丟棄的家具或物品中其實有許多還可以再使用,或是翻修後可延長生命週期。看守台灣協會今天因緣際會到台北市某清潔隊回收場,發現回收場平常用來堆置無法回收之廢棄物的區塊有一堆看起來包裝完好沒有被使用過的廢棄物,仔細一看原來是造型可愛的芳香燭台,這些燭台感覺實用性不大,被生產者刻意賦予「價格」創造商機,但沒有經使用就被丟棄又不免感到浪費,簡直「實」之無味,...
20180112community
廚餘的日常——初步盤點呈現
2018-01-19
我們在去年(2017年)7月的時候針對廚餘回收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向大家詢問您在回收廚餘時清潔隊或社區大樓的回收場有無將廚餘分類成「生廚餘」和「熟廚餘」。除了問卷調查及資料蒐集,我們也進入幾個社區、堆肥場了解實況,配合電訪相關從業人員,初步盤點台灣廚餘回收/再利用的現況。這次呈現只是個起頭,先將各地方政府的規劃做一個盤點,讓大家了解同樣是從廚房、市場丟出來的廚餘,在各地有著不一樣的日常。...
20171124fig31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九部曲——實事求是
2018-01-18
全面盤點國內欠缺回收處理設施,把資源真正循環利用! 但前述兩個作法,還必須要其他配套,才能有效地把資源循環回經濟體內——就是國內要有相對應的回收處理設施,同時也要具備再生產品的市場,不能老是仰賴中國或其他國家,或者是賣不出去,就乾脆不回收,比如說生廚餘。 廚餘堆肥量自2012年後逐年下滑。 廚餘可製成堆肥,或以厭氧消化法產生沼氣發電,技術均已相當成熟。...
20171124fig25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八部曲——遍野雄兵
2018-01-16
村里資收站 花拳繡腿 還要加把勁! 回收Web3.0,可利用條碼和民眾的手,做到細分類。 當然,我們不必把回收Web3.0的方式,應用到每種東西,因為對於本身有回收價值的東西,不需回收補貼,也會有許多人搶著要。我們只是希望,回收Web3.0能與現行四合一回收體系雙軌並行,解決部份已公告應回收卻不太有人收或者被盜領回收補貼的亂象,甚至像回收Web3.0.3,...
20171124fig23.jpg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七部曲——有請蜘蛛
2018-01-14
如何腳踏實地 朝向零廢棄? 丟臉的事情還沒說完!我們花了一堆納稅錢養公務員,卻忙東忙西做些沒有效益的事情,誰該負責?就是民選首長、議員。不是嗎?公務員這樣做事,他們不該覺得丟臉嗎?尤其是地方議員與首長,必須去看環保官僚如何花錢、做事,或者做事情應該要花多少錢,但他們普遍關注的是自己的選票甚至荷包利益,而沒有為我們的納稅錢把關。選出這樣的政治人物,民眾不覺得丟臉嗎?...
20171124fig19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六部曲——拜託報報
2018-01-12
垃圾回收量 這數字怎麼來? 最後,每年四百多萬噸的垃圾回收量,這數字又是怎麼來的?也是大有玄機。基本上,環保署會請各地環保局統計清潔隊、社區、機關、學校的垃圾回收量,於是各地環保局除了會請清潔隊過磅記錄其垃圾回收量外,也會請其列管社區(有設社區回收站的公寓大廈或其他集合住宅)、機關、學校向他們申報垃圾回收量。注意,統計這垃圾回收量時,是看清潔隊、社區、機關與學校等產源的回收量,...
20171124fig16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五部曲——半途而廢
2018-01-10
賣不出去 最終燒掉 沒被扣掉的回收量! 待價而沽的雜項塑膠。苗栗通宵資源回收貯存場。 持平而論,電子廢棄物非法進口,畢竟是不肖者貪圖不法利益的行為,該丟臉的是他們,不能把責任全賴在環保暑身上;環保署只須把問題講清楚,說明白即可。但有件事,環保署有政策工具,有責任,卻還提不出有效作為:那就是這幾年因為美國大量生產頁岩油、氣,導致油價大跌,使得品質已經較差的塑膠再生料,...
20171124fig15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四部曲——濫竽充數
2018-01-08
分子,原來沒有那麼豐滿! 就好像老天安排好,要讓本協會好好了解回收問題般,這故事可還沒完!因為垃圾回收率的分子,也大有問題,除了宜蘭前環保局長所點出的以外! 走私進口 盜領補貼 濫竽充數的回收量! 2015年12月,本協會接到一封緊急來函要求協助。幾天後,我們組團帶著「巴賽爾公約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的執行長老帕,展開了兩天的奇妙旅程。 原來,...
20171124fig11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三部曲——割肉求瘦
2018-01-06
生活垃圾中也有一般事業?! 早就扣掉了!而且還可能會加碼扣掉!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焚化廠營運紀錄中的一般事廢進廠量,有某部份其實是生活垃圾;但會不會其營運紀錄中的生活垃圾進廠量,也有某部份是一般事廢,而非僅如環保署當初所提供的簡單答案,只包括清潔隊與其他公務機關、民間清除業者運送進來的生活垃圾呢? 畢竟,不同於台北等大都會,農業縣市可能沒有多少家民間清除業者,...
20171124fig08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二部曲——眼不見為淨
2018-01-04
垃圾焚化廠收受的一般事業 遠高於事廢焚化處理申報量? 2015年初,高雄市因為外縣市政府長期積欠垃圾焚化處理費不還,加上為了反映成本,把外縣市垃圾焚化處理費用調漲到每公噸2,307元,外縣市事業廢棄物處理費則調漲到每公噸2,200元,造成事業廢棄物往中部回流,至此引發了假性垃圾危機,垃圾大戰新聞頻傳。(參見:〈積欠1億8千萬處理費 高雄要停燒7縣市垃圾〉,自由時報,2015.08.26...
20171124fig01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首部曲——初揭面紗
2018-01-02
真是太丟臉了!真是太丟臉了!這個事實說出來,你一定會感到丟臉,政府官員更該感到丟臉,挖個地洞躲進去!這種感覺,就好像偷偷看到一位人人羨豔的美女,在夜深人靜時,摘下了那理應無法摘下的臉皮。她丟臉,我們則一方面嚇破膽,另一方面又感到失落、沮喪,還有被騙、受傷的感覺,可是五味雜陳呢! 台灣,垃圾處理天才?? 其實這不是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但他們大概覺得太丟臉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