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SRF管理辦法草案出爐 漏洞仍多 只納入廢塑膠 眾多SRF料源管理方式支離破碎
環境部於11月5日預告《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下簡稱SRF管理辦法),首次援引廢清法39條授權1,將原本藏在《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審查作業參考指引》附件四中、透過廢清書的審查間接規範SRF製造廠與使用廠的「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搬到這個SRF管理辦法來,同時加了違規裁處方式,並要求業者設置閉路電視互相監看。看來是往前進了一步,但細看內容仍有不足之處,且尚未能回應環團對於SRF管理的幾個重大訴求。
營建剩餘土石方應入現行中央法制 好好當成資源來管理
以農為壑的營建剩餘土石方
營建剩餘土石方遭隨意棄置已是長年以來亂象,近年更因政府大興土木、產業大幅擴張而更趨嚴重。根據統計,2016-2022六年之間,營建剩餘土石方產出量增加了1.75倍,從2016年的2405萬方,於2021年飆到近十餘年來新高的4356萬方,2022年則仍有4216萬方的高量產出。如此高量的產出,加上鬆散的管制以及甜美的暴利,讓不肖業者爭相投入,以身試法。
杜絕屏東明揚大火憾事 產業型園區應總體檢
屏東明揚大火案燒出產業園區工廠管理問題,且為近年最嚴重的工安職災意外之一。該公司多次違反《勞基法》,亦有工傷事件,而其儲存的有機過氧化物超過管制量30倍,顯見長期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導致發生憾事。因此,立法委員陳椒華與游毓蘭共同舉辦「產業型園區總體檢公聽會」,邀請轄管各式產業園區之主管機關如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主管勞安、職安、環安及消防法規之勞動部、環境部和內政部,以及長期關心相關議題之民間團體共同參與,要求啟動產業型園區總體檢,配合抽檢稽查,以期在民間參與及監督之下,督促業者全面落實自主申報及相關法規。
以下為公聽會結論,請各權責單位一個月後依結論提供執行進度報告:
恭喜環評保送署走入歷史,期待環境部拾回保護環境的天職與尊嚴
違法環評瀆職涉圖利 署長張子敬下台負責

全國矚目且極具爭議的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專案小組第五次初審延續會議於上週五(7月7日)舉行,會 議主席簡連貴除了持續迴避重大程序問題外,在全無會議程序變更通知之下,即休息時間後將環保署 及環評委員移到「沒有人知道在哪裡」的會議室,與立法委員、記者及等待現場發言的公民完全隔 絕。同時,不斷限制公民參與,不僅以警力監視欲參與民眾,更在設備未妥善準備下,要求已登記發 言民眾在連線品質極差發言,將公民意見當作過水、只為盡速進入實質審查、盡早強渡關山通過四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