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地磚市購結果發布,三分之二塑膠地磚塑化劑全超標!

立法委員林淑芬與看守台灣協會於今年十月揭露LG舒適毯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超標近四百倍,並要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針對市場上「塑膠地磚」進行抽樣市面調查。塑膠地磚市購結果終於出爐。30件樣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塑膠地磚合格,剩下三分之二(20件)塑膠地磚之塑化劑全數超標!超標倍數從3倍~93倍之間。購樣管道從實體特力屋到網路momo購物網等都有(詳細資料如附件)。
立法委員林淑芬與看守台灣協會於今年十月揭露LG舒適毯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含量超標近四百倍,並要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針對市場上「塑膠地磚」進行抽樣市面調查。塑膠地磚市購結果終於出爐。30件樣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塑膠地磚合格,剩下三分之二(20件)塑膠地磚之塑化劑全數超標!超標倍數從3倍~93倍之間。購樣管道從實體特力屋到網路momo購物網等都有(詳細資料如附件)。
市面上常見的塑膠地墊,號稱「安全、無毒、乾淨低污染」,事實上塑化劑檢驗結果卻超標上百倍!立委林淑芬與看守台灣協會於今日召開記者會,揭露韓國大廠LG舒適毯型號PAL7440及PAL082塑化劑超標上百倍!
立委林淑芬表示,她因接獲檢舉陳情,LG舒適毯疑似含有超量塑化劑,因此在八月中請標準檢驗局針對該品項進行檢驗。根據國家標準規定,無論是「CNS15493 拼接塑膠地墊」或「CNS8906 聚氯乙烯系地磚」,其塑化劑(8 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及其混合物含量)含量限制皆不得超過0.1%。
2015年一隻海龜鼻孔卡管的影片,不但奪取全球淚光,引發更多人對海洋廢棄物的關注,也讓全球許多政府開始研議禁限用吸管的政策。而環保署今年提出的海廢治理行動方案中,也首打吸管,並於近日預告草案,打算自2019年七月起,禁止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賣場、連鎖速食店等之餐廳提供內用客人一次性「塑膠」吸管。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上許多討論。環團大多認為,在餐廳內用時,吸管實在沒什麼必要性,因此應該禁止「任何材質」的一次性吸管,而非只是塑膠吸管;但環保署這次對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塗布塑膠薄膜的紙吸管網開一面,顯有為德不足之處。
看守台灣協會一直致力於宣導PVC塑膠的危害,也多方嘗試淘汰PVC與減塑的行動。比如我們在網站上開闢了「大家一起揪出PVC」的網頁,邀請民眾一起找出生活中的PVC,並向我們通報,好讓我們連絡業者,討論不再使用PVC的可能性。
於是有許多熱心民眾自行以貝爾斯坦試驗測試塑膠產品,並將疑似PVC的塑膠製品寄給協會,這幾週我們陸續與台南一間飯店、台南一間水果店、嘉義一間醬油製造工廠以及兩間知名的本土企業接洽,發現大家都贊成對環境友善的目標,並願意負擔高一點的成本,在長期或短期的承諾下,淘汰PVC的使用。這裡面有些人會詢問PVC是什麼?有些人表示贊同,多數人會表明自己不希望破壞環境。
立法院於11月22日三讀通過《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毒管法),建立化學品登錄制度,以及毒化物釋放量紀錄資訊公開,為我國化學品管理跨出了一步。這次的修法,其實是民間團體的長期合作,並與部份立委的支持下,讓最後通過的版本納入了民間版部份條文的精神。首先我們要感謝林淑芬委員的大力支持,因為她的長期堅持,才讓環保署不得不有所妥協;同時我們也要誠摯感謝田秋堇、劉建國、陳節如、林世嘉等委員在無數議題纏身之中對該法提案與審議的大力協助,為民間版發聲,並質疑政院版的謬誤;另外特地感謝蘇清泉委員在擔任衛環委員會召委期間協助該案排入議程,同時主持委員會議時能察納雅言,不偏袒政院。
圖表一、化學物質流佈狀況
民間團體提出的版本有四個重點,已直接或間接納入《毒管法》中,分述如下:
環保署近期將提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修正草案,最大變革在把原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的廢電線電纜、廢電壓器、光碟片等12項混合五金廢料,放寬認定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環保署官員指出,放寬認定標準後,這12項混合五金廢料就能合法進口,擴大國內再生業者料源;因為國內資源再生業者的技術相當先進,卻苦於缺乏回收料源,不少業者乾脆出走到大陸,新標準上路後,將有助國內再生產業發展。
不過,環保署不應只站在產業利益上考量,也必須嚴正面對下列問題。
首先,美、日等國的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也非常先進,為甚麼要讓發展中國家來處理?美國每年約有50%~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而日本每年廢棄的100萬台家用電腦中,以正規管道回收煉製率不到10%,絕大部分都輸往發展中國家。因為美、日等國研究發現,雖然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非常先進,但考慮其外部成本,如儲放空間、空氣、河川與土壤污染等成本,還不如把這些電子廢棄物送到發展中國家處理更划算。美、日的人力與土地成本高,另外電子廢棄物的拆解是種高危險行業,工人的工資、保險和福利都會上昇,一旦出現工安事故,企業很可能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