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世界地球日 台灣還好嗎?
他們只說經濟成長率,他們不說的是……
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的世界地球日,每年提醒著人們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然而五十二年過去,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高昂,各國政府、NGO與企業也推行了大大小小的環保行動,但我們的大地母親似乎狀況越來越不利於其上生物的生存!
疫情下的社會實驗:當我們試過了低開銷高品質的生活,還要回去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島國台灣在一群公衛專家的領導下,很幸運能將這隻病毒拒於國門外長達500多天,但人類防線終究不敵這波進擊的微生物,2021年五月,新冠肺炎正式進入台灣北部社區。隨著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國三級警戒指令,各縣市居民都開始了深居簡出的生活,除了工作和採買必須外出,絕大部分社交、娛樂、運動、展演活動都停擺,整個戶外都安靜了下來。
生活在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離島,筆者也在這三個月間,從觀賞報復出遊的人潮,到突然獨自欣賞海邊的彩霞與落日;海邊沒了下水餃般的浮潛客,居民重拾傳統的採集、漁獵活動,還聽說其他小島在此時浮現800多隻海龜,顯然瘟疫限制了人的行動,卻是大自然難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三級防疫期間,往年觀光季每日固定行駛的客輪停駛,筆者所在的小島對外交通剩下20人坐的小飛機,進出人數大幅減少;這也罷了,載送生活用品的貨船,竟也在這時因為西南風引起的大浪而停駛,超市和雜貨店都不再補貨。於是在這沒人、沒貨、沒開店的觀光小島,環繞居民的剩下一片絕美的山海風光,我也在此時開始思考疫情下的新消費生活。
那令人抓狂的臭香味――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從洗衣機烘衣機跑出來?(上)
來自弱小市民的真實案例
在都市窩居的朋友們,洗了衣服常常只能在陽台上晾乾,但當冬日天雨濕冷時,可能就會求助於自助洗衣店的烘衣機。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一筆小錢,卻能讓衣服快速乾爽好收納,省卻許多煩惱;但您的這一筆小錢,卻可能為他人帶來極大困擾,即使求助公部門也無能有效改善。
Shampoo Free:請大家支持無泡泡洗身刷牙
拿起浴室裡的洗髮精、沐浴乳,看看瓶身的成份說明,你會發現裡頭除了可能含有塑膠微粒之外,還有一大堆密密麻麻的不知何方神聖的化學物質。
姑且不論這些化學物質是否為天然或人工、有害或無害,光是想到要製造這樣一瓶個人清潔用品,就要動用多少工廠來製造或萃取、提煉這些化學物質??而這一切活動只是為了讓我們清潔身體、產生香味、感覺清爽、或潤滑皮膚或髮質,而洗完澡後還同時排放了含有這許多化學物質的民生污水;這其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綠色經濟學:理論、政策與實務
其他出版社叢書W002
- 作者: 周賓凰、徐耀南、王絹淑
- 出版社:智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04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360元(85折)
- ISBN:978-1-84407-571-3(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