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消費

食在安心:降低食物和塑膠的介面

塑化劑風暴正夯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喝飲料,連參加婚禮喜宴,還要跟餐館人員要白開水或茶飲。塑化劑大家聞之色變,尤其是工業用移到食品內容物,當然引起很大的反彈。經過一年,當大家漸漸淡忘塑化劑,每天食用的食物會不會接觸到塑膠?用塑膠材質的容器或包裝材料可能會溶出塑化劑,確實是會讓人擔心的。

經濟: 

台東大學有機農夫市集的經驗分享

有機市集值得推廣 台東大學自2011年5月15日第二屆台東綠色科學博覽會起,於每周日上午八點至十二點辦理有機農夫市集,一直維持10至12個攤位,至今已超過一周年。 台東大學有機農夫市集能持續不中輟的因素,我認為有機消費群的形成與增加、有機農夫可實質獲益、台灣社會有機風氣漸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 處對有機農夫市集的補助,以及台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得到志工與工讀生協助辦理有機農夫市集等。台東市區是一個約五、六萬人口的小城,可以支撐起一個有機農夫市集,基於推廣健康與環保生活,我認為全台各鄉鎮市也值得辦理。

環境與健康: 
經濟: 

過量的清潔劑 PVC的元兇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一個多月前,環保署召開一場專家會議(見附件),討論PVC/PVDC保鮮膜是否禁用的議題。在專家討論前,先讓列席的正反兩方就爭議點發表意見。當然,經濟利益受到此政策影響的業者代表照樣在會中強調他們現在所使用的保鮮膜塑化劑不是鄰苯二甲酸酯類(這沒錯,但其他塑化劑不代表就不具毒性),以及廢棄物氯含量和焚化爐生成戴奧辛無關的謬論等等;而我們也把握時間提出我們的看法(見附件)。之後,專家們開始要閉門討論(又是決策過程不夠透明的一例),於是正反雙方的列席代表只好到會場外等待並繼續交峰。令人驚訝地,業者代表之一竟坦承,PVC遲早要被淘汰,但不能用政策干預手段。他認為我們對產業不夠專業,如果PVC被淘汰了,那麼多的氯要送到哪裡去?

其實這種說法並非第一次聽到,因此不夠專業的我們能夠充份理解其語焉不詳的言外之意。氯氣是由電解海水而來,過程中還會伴隨產生另一項產品,就是俗稱燒鹼的氫氧化鈉。其實這鹼是清潔劑的重要原料,而這位業者代表認為清潔劑不可或缺,所以如果PVC被淘汰了,他煩惱著伴隨著燒鹼而生的這些氯氣或鹽酸等含氯物質,要拿來做什麼?

環境與健康: 
社會: 
經濟: 

台灣食品不安全?

作 者:陳曼麗 /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居住在台灣,蔬菜水果既新鮮又香甜,令人覺得好幸福。有一年,我去昆明,晚上想吃水果,看到旅店附近有一水果攤,裡面的水果又乾又扁, 頓時慾望全消;但後來還是買了一些橘子。看著袋子裡的水果,越加令人懷念起台灣的水果。台灣人,沒吃水果,真會受不了。吃水果,要拜樹頭,感謝老天賜給我們的福地。

民,以食為天。吃飽,是最大的幸福。現代人,不只是吃飽,還要吃好。為了要使外觀看起來漂亮,以至於有些農人開始生產一些加了農藥和化學肥料的蔬菜水果給我們,農藥和化肥的殘留都可能進入我們的肚子裡了。有一次,我們去行政院表達反對台灣開放瘦肉精美國牛肉。政府官員還拿農藥做比喻,他說:「肉品有瘦肉精,就等同於蔬菜有農藥;消費者可以去買有機蔬菜就好了。」 如果,台灣有很多有機蔬菜就好了,但以台灣環境污染程度,不知有多少農地是乾淨且可種出有機蔬果?

這兩年人民在食物這一話題,真是如驚弓之鳥。先有三聚氰胺在奶品中,再有塑化劑在果汁中,然後是瘦肉精在牛肉中、高病原禽流感在雞肉中、工業用硫酸銅加在豬飼料中,搞得台灣雞飛狗跳,真不知吃什麼好。有些朋友說要開始吃素,但又有蔬果農藥和化肥的問題。以台灣品管抽檢率低的情況,只要沒立即造成人民死亡或送醫急診,大概都不了了之。

經濟: 
環境與健康: 

五一放假,反思三八工時的過去與未來

作 者:林震洋 /綠黨黨員

五一國際勞動節將屆,回顧它的源頭,是為了爭取三八工時制的普及,經過全球勞動階級的努力,成為普世規範。但是從一八八九年迄今123 個年頭,世界已經劇變。

24小時不停歇的工廠機械,運轉1,077,480個小時的製程,伴隨原料開採與廢棄物生產。當時的10元,以年利率1%計算,如今是 33元;假如這 貨幣 沒有膨脹、貶值、消亡、被替代。以一個世代20~25歲來衡量,大約經過五、六代;世界人口從十多億,超越了70億。森林減少了多少?物種滅絕了多少?浩劫是不容易量化的。

這是世界末日前的最後一個勞動節?如果今年冬至不是因為某種災難降臨,卻是因為全球共同的覺醒而邁向嶄新的文明狀態;那麼這將是甚麼樣 的覺醒?勞工又將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資本不斷地投資,獲利,再投資。人們不斷地生產,消費,丟棄,再生產,再消費。被資本給驅策的科技,不斷摧毀地球各角落的生態系統,等在眼前的,只剩下物種逐一滅絕之後的土崩瓦解。生物多樣性消退的同時,人口爆炸了,但貨幣才是主人。複利的指數成長,銀行、金融、政府的配合,讓人心、社會、文化、自然環境 成為貨幣病毒的養份,不論是勞工或資本家,全世界都被貨幣的利息給宰制。

我們仍要爭取更高的薪資所得嗎?物價翻漲,即使薪資調高,依然是勉強餬口;窮忙族依舊窮忙,豪宅依舊聳立,階級差距絲毫沒有縮減的跡象。

勿忽視服務產業對環境之衝擊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在人們的生活中、在各種產業中,一般人常看到製造業、能源發電業等排放污染、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殊不知服務產業也是重大的排放來源,勿忽視其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系統的相互牽連、影響是複雜的,各種產業的相互關聯亦然;進出辦公室、身穿西裝的服務人員其對環境之威脅不一定較一個水泥廠工人為小。首先,商場、辦 公場所需使用多量的「電力」,其即代表著相當的碳排放、污染排放、有害重金屬排放、燃料資源耗用。若是核能電廠的電,恐怕潛在的影響、代價更大。一個上班 人員在上班過程,除使用電力外,尚有「辦公室建築物」營建過程及使用維護(如電梯、空調冷氣、照明)的環境影響負荷。去上班,也需搭乘各種類的交通工具; 赴國外或長程出差,需搭乘飛機;大型輪船,載著消費品貨櫃進出港口、海上(遠洋航程)趴趴跑,這些都是污染排放。

以餐飲業而論,若享用1公斤調理好、置放於餐桌上的食物,其在產地、廚房調理烹煮過程,或已丟棄掉5~10公斤的廢棄物(至少還可做廚餘吧)。當我們製造 一桶垃圾,上游端便已製造70桶垃圾了。在產品生命週期前端的開採、製造、運送階段,已產生很多廢棄物、污染排放問題,並還有後段廢棄物問題。

環境與健康: 
經濟: 
氣候與能源: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