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全球化/在地化

台灣的塑膠垃圾好朋友 —— 台灣塑膠廢棄物進出口概況

廢塑膠進出口情形及其來源國與接收國

在高熱值、高碳排廢塑膠未能好好減量及回收再利用的同時,我國每年還在進出口廢塑膠,2012年至2023年來的廢塑膠進口量約在15萬噸到42.9萬噸之間變動,平均是24.4萬噸;出口量則在4.3萬噸到15.8萬噸之間變動,平均值是11萬噸。(如圖1)

東南亞垃圾大戰 —— 東南亞各國廢棄物貿易與燃料化概述

中國

從有廢棄物貿易這個行為開始,中國就一直扮演著全世界最大的(說的好聽點)回收處理商的角色。單就廢塑膠的統計來看,從有紀錄的1992年開始到2018年,中國累計進口了106MMT(兆噸)的廢塑膠,佔全球累計進口量的45%。事實上中國與香港合計進口的廢塑膠,佔比高達全球72.4%,可以說過去中國收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塑膠垃圾1

氣候與能源: 

不是垃圾是燃料??? —— 廢棄物燃料化與貿易破口

既然有了巴賽爾公約的制衡力量,再加上前面所提塑膠廢棄物當中有可能存在的一堆有害化學物質,乍看之下似乎RDF應納入巴賽爾公約的廢棄物分類清單中,是自然而然之事,或者說好歹那些未經過分選加工、可能殘留有害物質的RDF(例如RDF分類表當中的RDF-1)必須受到公約管制。但現況則是廢棄物燃料化貿易在國際間大行其道,巴賽爾公約的效力無法有效涵蓋這個部份,因為還存在一個尚未定義共識的破口:「RDF到底該算是廢棄物還是燃料產品?」

三碗豬腳,垃圾不准丟我家。東南亞國家的廢棄物交易報告(下)

三碗豬腳,垃圾不准丟我家。東南亞國家的廢棄物交易報告(上)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全球化/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