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企業責任

不讓馬兒吃夠草 奢談循環經濟!

秀才要搬家 運費怎麼算?

從前有個秀才,要搬家。他請了個農暇之餘幫人載東西的業餘馬車伕,把他的書與三大籃細軟物品搬到三十公里外的城裡去;籃子裡主要是裝了羽毛枕頭、衣物、盥洗用具等蓬鬆質輕的東西。他先請馬車伕把一箱書還有一籃細軟物品搬上了車,上車前先磅秤了一下重量,那箱書是45公斤,那一籃是5公斤。兩者各佔了一半的空間。

秀才問這馬車伕說,這一趟車,總共要花多少錢?馬車伕算了一下兩匹馬來回跑六十公里需要消耗多少草料、多少時間復原體力,還有自己花的時間,成本約90元,因此向秀才開價100元。秀才又問,那我這一車總共載了50公斤,等於是每公斤2元,對不對?馬車伕說對!

秀才就建議道,那之後就用每公斤2元來算車資,好不好?你也就別在那邊算老半天了。老實的馬車伕不疑有他,爽快答應了。

馬車伕高高興興地出發到城裡,三個時辰後再回來搬剩下的物品。這次秀才請馬車伕把兩籃各重5公斤的細軟物品搬上了車,已剩下沒有多少空間,剛好可載剩下的一小箱、只重5公斤的書。秀才就說,既然車資是每公斤2元,那麼這趟車的載重只有15公斤,那車資就等於30元!

“Here you are.” 秀才秀了一下剛學到的英文,把錢推到馬車伕面前。

環境與健康: 

搶救軟塑膠大作戰! 公告應回收卻沒人要收購?國中師生與環團合作找答案

日期: 
2024/03/09 (週六)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總量管制 產業轉型 這世代無可迴避的現實與責任!

<!/*#############################*/>

現在人類面臨氣候急遽變遷、生態多樣性減少、自然資源枯竭、森林等綠地大幅減少、土壤退化、生態環境與食物鏈的嚴重污染、糧食安全等多重危機,這在媒體大力放送各國日漸頻繁的乾旱、洪水、暴風雪、熱浪等未來只會更極端的極端氣候事件下,普羅大眾都已意識到人類的危機,覺得人類應該有所改變。但是民間普遍被動消極,等著別人先改變,而被賦予帶領社會改變的政府,卻仍把經濟成長率當成重要施政指標,只要有經濟成長就覺得有政績,而不管經濟成長的果實其實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其惡果,也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多重環境危機,卻由大多數人以及未來世代承擔;也不管這些多重環境危機,都是源於褐色產業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褐色經濟模式下,規模一直放大的結果。

而當他們施政無法獲得大多數人肯定,就拿著國家的錢亂發討好人民,等於是拿著我們繳的稅來買我們的票,卻無視這個國家留給下一代的債務逐日高築!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問。聖邪門

我躺在地上,望著藍藍天空,四周低沉的引擎聲、人聲,像流水般潺潺流過,老實說,那感覺還不錯。在這座高速發展的水泥叢林裡,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建築,封控了我們的視線,想要好好看著藍天,得躺平了來看,像個井底蛙般。

曾有個精通動植物與原住民文史地理的生態學者跟我說,許多人崇拜水泥,把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築、平整硬實的混凝土鋪面,視為進步象徵;長著雜草的綠地,則是一文不值。在他們眼中,水泥實可封聖,稱之為"Saint Cement",並不為過。

Saint Cement,意譯聖水泥,音譯聖邪門。聖邪門,這名詞好像也可拿來形容許多受到人們崇拜、卻帶著邪門的玩意兒,真是有點邪門。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不沾鍋、消防泡沫和速食包裝袋的祕密

鐵弗龍的孩子

1981年的一月,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的帕克斯堡(Parkersburg),年輕的蘇•貝利(Sue Bailey)生下了一名男嬰。該名男嬰的臉部嚴重變形,他只有一個鼻孔,右眼整個向右下偏移,鋸齒狀的眼瞼,而瞳孔是鑰匙孔的形狀。當時接生的醫生對可憐的蘇說:「這個孩子可能活不過今晚。」而這個男孩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他是威廉•貝利(William Bailey),也以巴奇•貝利(Bucky Bailey)這個名字為世人所知。為了能活著長大,他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令人痛苦不堪的手術,如今(2021年)他已年入40,不但結婚而且養育了兩個健康的孩子。巴奇目前致力於以自身和他的家鄉帕克斯堡的故事為警訊,向世人揭露全氟/多氟烷基物質一旦流入環境中累積,會對生態及人體健康造成多麼可怕的浩劫。

非核減煤平氣疼媽寶護生態之道:不要一味高喊能源轉型,卻忘了總量管制、產業轉型與節能

【導讀】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

重要的話要說三次。我國政府從2016年小英總統上任以來,更加積極地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包括核能電廠的除役、減少燃煤發電、加速再生能源的開發及應用普及率。目前為止的成果雖說離2025年的目標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我們樂見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及提高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的決心,似乎依然不減。只是,人類是很容易忘記初衷的動物,計畫一旦出現障礙,我們就會為了繞過障礙、行走偏道,各位讀者,我們為何要能源轉型?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特定議題: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企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