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與民眾齊呼籲 政府與企業展現責任 淘汰PVC並加強商品材質標示
看守台灣協會於去年底(2020)招募志工至連鎖家具與生活用品賣場進行調查,並於今年7月召開記者會公佈調查結果;結果發現外國企業IKEA較本土企業特力屋更為環保。IKEA不僅未發現販售PVC商品,材質標示也非常詳細。特力屋則販售多種PVC商品,從浴室止滑墊到省水龍頭、毛巾架到收納盒、塑膠地墊(磚)到壁紙、十字起子到排水管,總共161單項加上四大類商品使用PVC材質。
看守台灣協會於去年底(2020)招募志工至連鎖家具與生活用品賣場進行調查,並於今年7月召開記者會公佈調查結果;結果發現外國企業IKEA較本土企業特力屋更為環保。IKEA不僅未發現販售PVC商品,材質標示也非常詳細。特力屋則販售多種PVC商品,從浴室止滑墊到省水龍頭、毛巾架到收納盒、塑膠地墊(磚)到壁紙、十字起子到排水管,總共161單項加上四大類商品使用PVC材質。
【環保團體聯合聲明】
2017年3月20日環保署召開「限制含塑膠微粒之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製造、輸入及販賣」草案公聽會,提出多項政策,我們予以肯定。
旗山水質水量保護區變成中鋼爐碴掩埋場疑點
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是自民國64年起,由內政部依據自來水法第11條之規定劃設,其目的在於保護重要之水源,希望能保持其自然狀態,以維護水質與水量。一個政府如果連水質水量保護區都沒辦法保護,都沒辦法復原,只會在非法下不合理的兜圈子,就失去執政的正當性。
2015年4月15日《新新聞》一篇報導〈陳菊市府冷漠 轉爐石入侵水保區〉,個人對報導內容作如下回應。
新新聞報導: 地主黃胤鴒說以轉爐石回填,成本只要五百萬元。
地主黃胤鴒就坦言,若是要購買林務局的土方回填,一噸成本大約兩百多元,但若是以轉爐石回填,一噸僅要五元;換算後,土方回填成本逼近兩億元,但以轉爐石回填,成本只要五百萬元。地主目前在上頭種上龍柏,並打算設置太陽能板,「我已經提出申請,大概一、兩個月就會核准下來了吧。」
回應:這不叫圖利,甚麼叫圖利?
地主、中鋼公司與高雄市政府沒有告訴大家的是:
在旗山爐碴事件中,中鋼面對環保團體與民眾的質疑時,一貫的回應如下:
一、 一貫作業煉鋼廠之轉爐石,為該鋼鐵產業之副產品,為取代天然砂石之絕佳材料,非屬「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所規範之事業廢棄物。
二、 轉爐石的無害性:轉爐石獲頒環保標章及綠建材標章,為確保轉爐石之使用對環境生態具有相容性,中鋼集團均依照環保署相關規定及國家標準嚴格檢驗轉爐石之出廠品質。
三、 土壤、地面水及地下水檢測:旗山區盜採監砂石坑洞地主及中鋼集團委託公正第三機構SGS及成大環境永續科技中心進行地面水及地下水等取樣及環境品質監測,土壤委託公正第三機構正修科技大學採樣及檢驗,檢測結果皆符合環保署陸域地面水體之「保護生活環境相關環境基準」及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管制標準,另旗山坑洞四周農作物包括種植之番石榴、木瓜、芭蕉、香蕉及檸檬,經委託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檢測,結果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所訂標準。
如果你問國小學生,解釋一下甚麼是資源物甚麼是廢棄物?小朋友會紛紛舉手告訴你,我家的冰箱放在家裡是資源物,丟在農田裡變成廢棄物。我寫得筆記簿是資源物,丟在路上變成廢棄物還會被罰錢。小朋友一致認為所有的物質不管它多貴多好,只要去到不當的地方當然是廢棄物。沒想到這樣的淺道理,政府官員不懂、企業家也不懂?因此廢棄物以再利用名義神奇化身變成台灣土地的野蠻遊戲。
台灣因廢清法漏洞多,且未對廢棄物做明確的定義,所以每每在廢棄物清理訴訟時,不法者往往可利用現行法律漏洞尋找到自己行為合法化的野蠻空間,其中最常見的是「行政法規多、行政函文多、名詞解釋「眉角」特別多、實務見解分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