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將里山精神融入惡地治理的借鏡 —— 義大利歐洽爾山谷及台灣的十八羅漢山
惡地普遍被認為是不利開發的不毛之地,國內外皆然。然而,在義大利的歐爾洽山谷(Val’d Orcia),當地地政府與居民卻是共同協力,將惡地地景與農業文化地景結合,帶入現代化的治理模式,走出惡地新風貌。
歐爾洽山谷為於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Tuscany)大區中的西恩納省(Provinceof Sienna )。幾百萬年的造山運動,加乘地表風化作用,讓該地充滿了較為低矮,外型圓鈍的泥岩山丘,義大利稱此種地形為 Biancane。歷史上,托斯卡尼大區即為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皮恩扎(Pienza)市鎮即充滿文藝復興建築的代表城鎮,於 1996 年率先成為在西恩納省中申請世界遺產成功的市鎮。
龍崎牛埔惡地地質公園及周邊環境觀察記錄
前言
因為掩埋場議題而進入這個地方從環評資料及公部門提供的資訊,對於我在現場看到的,有著極大的認知差距,例如說這裡是不毛之地,但我卻看到一片山林及泥岩惡地地景的層層交疊;說這裡動物稀少,但我卻在這裡聽到非常多的鳥叫及大冠鷲固定族群的出現;說牛埔溪是野溪常乾旱沒水,但我查看各種地圖都可見牛埔溪名稱,也見旱季有些地方仍然常態有水;說泥岩不透水不會有縫隙,但現場看到泥岩、砂岩層層堆疊紋理及大地活動抬升成各種角度,也看見不同縫隙;說龍船斷層不被列在活動斷層,在這裡卻看到公路、擋土牆持續的龜裂、位移、損毀,相對地質穩定性存在巨大的隱憂,所以開始本觀察記錄,以一位公民的視角,透過實際觀察、查詢資料、比對驗證,以凸顯問題及轉換資料於現地,讓大眾看得出來,聽得懂實質現象是什麼,藉此呈現,發現的疑問及有待學界進一步去深入研究的問題,後續亦朝向地質公園解說教育的應用教材進行累積。
牛埔當地友善農耕方式與生態調查成果分享
農業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衝突
過去人類為了更大量的農耕收成逐步開發自然環境,與原來生存在自然環境的野生動物產生衝突,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等,也讓野生動物棲地受到破壞,更甚是工業開發的關係,導致許多淺山自然環境遭到大面積不可逆的破壞。而近年越來越多農友以友善耕作的方式生產農作物,降低或停止農藥的使用,利用人工除草、生物防治1等方式達到作物足以收成的狀況。
其實,不應該讓里山離我們這麼遠
2010 年於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1 ,提出了「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與「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兩項重大的決議。其中「里山倡議」意旨希望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按照自然過程(natural processes)維持、開發社會經濟活動(包括農業與林業),塑建人類與自然的正面關係2。
「里山」satoyama)一詞也隨著這次在日本召開的大會增加了知名度,但事實上「里山」不是新名詞,而是日本農村文化中尊重自然運行的精神,並沒有指某個特定的地點,也沒有限定的地景,更不是專指與某種農業型態相關的環境條件。只要當地的鄉村,以環境為思考的基本面,經濟發展要顧慮到生態環境,社會發展要配合生態環境,甚至在生活面也是,就可以是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