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堆肥與生質能發電

可燃廢棄物的種類及它們的去處 —— 生物質

代碼為D-0102的植物性廢渣,到底來自何處?它們是什麼東西?是咖啡渣、茶葉渣、豆渣、果菜市場殘渣、餐飲業生廚餘、椰子殼?為何它們沒有被送去堆肥場?缺乏適當收集體系還是缺乏足夠設施?把這些變成SRF料源,會不會抑制這些植物性廢渣的肥料化或能資源化(厭氧醱酵產生沼氣發電之虞,還有沼渣沼液可當肥料)?

如果這一年一萬多噸來自事業的植物性廢渣,可以堆成肥或養黑水虻,不但可以減輕垃圾處理負擔,也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降低化肥使用、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等多種益處。這些處理方式的優先順位應該遠高於SRF與焚化,應該受到更大的鼓勵與正視。

被垃圾焚化扭曲的再生能源政策與循環經濟口號:你知道高漲的電力成本中竟有部份會用來補貼會破壞資源同時排放有毒物質的垃圾焚化發電嗎?

近年來氣候危機已成為全球各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包括2050淨零排放以及可做為減碳的循環經濟等口號被喊得震天價響;然而某些政府與企業骨子裡還是以經濟為優先,環保只是擦屁股的角色,因此提出來的對策,不僅有違淨零碳排目標,更有違環境永續願景;而早已被商業治國的我國,就是其中之一。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堆肥與生質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