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生物可分解塑膠,能治好我們的塑膠依存症嗎?(上)

近年來國際上減塑的聲浪一波強過一波,生產塑膠造成的碳排放、塑膠中的各種添加劑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塑膠垃圾不僅充斥土地、甚至在海洋中形成一片面積有三個法國大的垃圾島,更別提現在已經被許多科學家觀察到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這些議題早就不再只是過去少數聲量微薄的環保團體在角落裡苦口婆心,而是世界上各大主流媒體也在大聲疾呼。因為人類真的怕了吧,過去一世紀以來我們對塑膠養成的依賴症,已經變成了無法戒除的毒癮,一邊帶給我們方便與快樂;一邊慢慢毀滅我們的世界。

於此同時,人類仰賴科技來解救我們的期望不曾減少,於是生物可分解塑膠異軍突起,儼然以減塑救星之姿降臨:「我是塑膠、但我是環境友善的塑膠,相信我,不用再煩惱丟塑膠垃圾的問題了」。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是否能夠全心去擁抱生物可分解塑膠,將減塑什麼的都拋之腦後,還是要稍微回憶一下過去是否某些偉大的科技進步到頭來卻付出了代價,而要環境及後代子孫去承擔?

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物基塑膠?可堆肥塑膠?總之通通都不可以亂丟啦!

/sites/default/files/images/epaper/theme/20220808-node-1459-theme.png
@看守台灣

這裡有一些聽起來很潮的分類名詞:生物可分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生物基塑膠(Biobased Plastic)、可堆肥塑膠(Compostable Plastic)。雖然這些材質在2022年的今天也不算是什麼新發明了,但當各位讀者第一次聽到這些名詞時,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一幅充滿希望的願景:我們可以兩手空空到超市去買菜買水果,用超市提供的生物可分解/生物基/可堆肥塑膠袋裝回家,然後隨手就把塑膠袋丟到家裡的花圃、或是附近的公園,它們會很快的被微生物所分解、成為肥料,看看花園裡那棵木瓜樹長得多好啊~!

嗯……夢想總是美好,就算這些塑膠材質的研發已經過了幾十年,以下這些不等式依舊成立:

  • 生物可分解 =可堆肥≠ 可以很快被生物分解
  • 生物基=生質 ≠ 生物可分解
  • 可堆肥 ≠ 丟在土裡它就會自己變成肥料
  • 生物可分解 =可堆肥≠ 回收再利用比較簡單
  • 生物可分解/生物基塑膠 ≠ 排碳少、對環境友善
  • 生物可分解/生物基塑膠 ≠ 完全天然、無毒

關於這些不等式為何成立、為何這些材質無法滿足我們的願望,網路上其實已經有很多潑冷水的文章和研究,讀者可以搜尋看看。其實稍微想想,光是看字面意思就可以明白這些不等式為何存在,就跟10元商店一樣,老闆並沒有跟你保證每樣商品都只賣10元,難道不能賣10萬的東西嗎?嚴格說起來,傳統塑膠也是「可分解」的,只是要耗費好幾百年以上。接下來我們就現況來聊聊後面三個不等式;講到生物可分解/ 生物基塑膠的回收、排碳、對環境到底友不友善,有哪些令人尷尬的議題。

目前國內外怎麼看待生物可分解塑膠

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最早在1888年就被人類發現存在於細菌之中。到了1960年代,工廠才有大量生產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能力,然而其生產成本一直都很貴(應該說,比以石油為原料的塑膠生產還貴),所以一直沒多少企業願意投入。2000年到2008年金融海嘯這段期間,國際原油價格不斷飆昇,塑膠大廠們受不了了,才開始大量投入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研發生產。

目前在全球36,700萬噸的塑膠年生產量中,以生物可分解塑膠為主的「生質塑膠」(是以生物質為原料製成的塑膠,包括生物可分解者及不可分解者),佔比還不到1%,大約240萬噸,但這僅僅是因為傳統塑膠的生產量實在是太驚人了。根據歐洲生質塑膠組織(European Bioplastic)的預測1,到了2026年,生質塑膠的年產量有可能翻了3倍,達到700多萬噸。生質塑膠取代傳統塑膠的這股潮流可說勢不可擋。而這股潮流,則是拜減塑浪潮擴及全球、而許多國家又捨不得塑膠帶來的方便所賜。

這十幾年來,各國紛紛大力減塑,禁限用各種一次用塑膠品,比如說塑膠袋;而生物可分解塑膠在這些禁限塑政策中,常扮演著取代傳統塑膠的角色。比如說義大利,是最早擁抱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國家之一,也是歐洲第一個全國禁用傳統塑膠袋的國家,該國在2012年便頒布禁令2,禁止商店提供塑膠購物袋,除非是生物可分解材質。但也有像澳洲或紐西蘭一樣的國家,把生物可分解塑膠和傳統塑膠一起禁了再說。下表是國內外一些禁限塑政策中生物可分解塑膠扮演的角色。


生物可分解塑膠在國內外限塑政策中扮演角色,資料來源:環保署

一次性塑膠品 國家 傳統塑膠 生物可分解、生質、可堆肥塑膠
購物袋

紐西蘭、澳洲(維多利亞州)、加拿大、丹麥

禁用 禁用
台灣、英國、美國(波士頓市) 收費 收費

法國

禁用 替代
(一次性購物袋必須含 50%生質基或更換可堆肥材質)

義大利、保加利亞

禁用

替代

保加利亞

課稅

替代

吸管

台灣

限用
(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類對象,內食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替代
(取得「生物可分解塑膠」環保標章及工廠出廠已附有吸管之商品,不在左列管制範圍。)

美國(洛杉磯市)

禁用 禁用

英國

禁用 禁用
免洗餐具

美國(西雅圖市)

禁用 替代

台灣

禁用
(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業、超級市場業、連鎖便利商店業、連鎖速食店、有店面之餐飲業,內用外帶皆不得提供)
替代
(只有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業內用不得提供)
生鮮容器

台灣

減量 替代
備註:歐盟的一次用塑膠品指令在2021年七月生效,在市場上禁止餐具、餐盤、飲料杯、吸管、棉花棒、食品容器……等一次用塑膠品

生物可分解塑膠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生物基——由生質材料所製成,和石油基——由石化原料如石油、煤、或天然氣所製成。生物基分類的有聚羥基烷酸酯(PHA)、聚乳酸(PLA)、澱粉合膠(Starch blends)、纖維素基塑膠(Cellulose-based Plastics)、木質素基聚合物複合材料(Lignin-based polymer composites)。石油基分類的有聚乙醇酸(PG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內酯(PCL)、聚乙烯醇(PVA,PVOH)、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3

台灣目前絕大多數的生物可分解塑膠產品是以聚乳酸(PLA)為材質。我們的塑膠回收辨識碼中的7號代表的是「其他塑膠」,仔細觀察PLA容器的底部會發現:圍繞7號的三角形回收標誌下方通常會寫一個小小的「PLA」,代表它的材質是聚乳酸塑膠。聚乳酸PLA在世界上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所以我們接下來主要會針對PLA來討論。

2007年,PLA業者為打入國內市場,透過立法院少數委員提案凍結環保署人事預算,迫使環保署制定《限制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措施。該措施表面上立意良好,要求賣場減少生鮮托盤與包裝盒數量,卻容許以PLA等其他材質替代傳統塑膠,當作減量成績。結果好壞參半!有更多賣場的水果開始裸賣了,包裝盒重量減輕了,而且許多生鮮包裝盒原本使用的是於生產過程與廢棄焚化過程中都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的PVC材質,比如說蛋盒,後來大多替換成了PLA。

但PLA容器也因此大舉進入市場,並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惡果,就是造成生鮮托盤與包裝盒等「平板塑膠容器」更難以分類回收!

所謂的「平板塑膠容器」,就是業者先把塑膠料熱融押出成一塊平板,再加工製成托盤、包裝盒、泡殼等不同形狀、功能的容器!其材質原本主要有1號的PET、3號的PVC、5號的PP及6號的PS。本來要把混合不同材質的平板塑膠容器依材質分開來,就是一大難題,但自從7號的PLA加入戰局後,就更令回收商氣餒了!

2016年,環保署邀請我們參與其每年例行辦理的縣市資源回收考評活動。其中一個行程,是參觀雲林某家回收商的運作場所。在看了看該回收商分類、貯存、標示、環境衛生、消防設施及回收紀錄等情形後,眾人原本打算離開,忽然瞥見角落裡有一堆發黃的平板塑膠容器。詢問之下,才知道該回收商無法把它們依材質分開來,也沒有去處,只好把它們打包起來,當作用來隔離分類好的回收物的「隔間」。該回收商說,這些難分難捨的平板塑膠容器,材質主要有PET、PLA及PVC。

/sites/default/files/images/epaper/20220421_node_1456_02.png
因為難以分開而沒行情 而被堆在回收場裡的PET/PLA/PVC廢平板塑膠容器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現象不只存在於雲林,不是該回收商比較差,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何PET、PLA及PVC的平板塑膠容器分不開來?要知道這問題的答案,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廢塑膠容器是怎麼被分類的。

PLA 與平板塑膠容器的回收困境

由於塑膠容器不管是瓶罐類或平板類,材質種類都相當多,且送到回收商手裡時數量已相當龐大,基本上是很難靠人力分類。通常回收商會採用如下圖的機器分類方式,把廢塑膠容器倒到輸送帶上,利用輸送帶旁的光學儀器(近紅外線光譜儀)辨識廢容器材質,當其辨識到要分出來的材質時,會傳送訊號給後面的空氣槍,等那容器通過空氣槍時,空氣槍就會即時噴出空氣讓它掉落到一旁的籃子裡。

這方法可以很有效地把塑膠瓶罐依材質分開來,但要用這方法來對付平板塑膠容器,就有困難了。和寶特瓶等瓶瓶罐罐不同,平板塑膠容器會有套疊、壓黏的問題,一個PET塑膠盒上面可能會套疊了一個PLA盒子,如此空氣槍一作動,疊在一起但材質不同的平板塑膠容器會一起被噴出來。因此用光學儀器加上空氣槍的分類方式,無法有效地把不同材質的平板塑膠容器分開來;分類後雜質率偏高。如要降低雜質率,就得多跑幾次分類程序,回收成本將相當高,划不來。

平板塑膠容器常見材質除了PET/PLA/PVC之外,其實還有PP及PS,但PET/PLA/PVC密度比水重,PP及PS比水輕,因此在後續「比重分選」過程中,PP/PS會浮在水面上,與沉到水底的PET/PLA/PVC分開來。比水輕的PP/PS材質雖然不是完全相容,但也非完全不相容,彼此雜質容忍度高,所以即使沒有分清楚,還是有處理商願意收;但比水重的PET/PLA/PVC卻互不相容,雜質容忍度極低,所以鮮少處理商願意收,於是變得沒人要!

對於這樣的回收困境,我們曾向環保署建議三種解方。一是讓平板塑膠容器可以透過外觀或顏色辨識其材質。在外觀部份,環保署曾經與雞蛋業者協商,希望他們一律使用PLA蛋盒;但由於PLA材質比較昂貴,因此雞蛋業者抱怨不公,不願買單。這現象也反映出在還可以自由選擇下,很少有食品業者願意點頭使用材質昂貴的容器。

至於透過顏色來區分材質,則因環保署顧慮到色料會使再生料色澤變差,品質降低,致市場需求降低,因此不予採納。

至於第二種解方,是材質單一化。這我們認為有難度,因為至少要有兩種材質退出市場,不過環保署倒是認真地朝這方向努力了一下,雖未能竟全功,但至少是往前進了一步。

首先應該退出平板塑膠容器市場的是回收清除處理費高昂、已經鮮少人使用、環境危害劇烈的PVC材質;其若有使用者,多為規避繳費者。

2020年,我們和北市環保局合作,在景美分隊設立了一個細分類回收站,並於運作初期召集一批解說志工,現場引導民眾自己動手將回收物細分成二十多類。開始運作後不久,原以為大部份都已消失匿跡的PVC容器,還是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許多是沒有標示生產者名稱,無從得知其來自何方;但仍然有少數標示生產者,其中之一是彰化有名的老担阿璋肉圓。

於是我們向環保署回收基管會舉報,當時的基管會執秘獲報後,一方面請業務科查辦,一方面也決定禁用PVC食品容器。因為他也覺得肉圓這種油膩膩的東西,居然用添加許多塑化劑的PVC容器盛裝,實在太誇張了。當時他的這個決定,已於今年(2022年)的四月底成為正式法規,並將於2023年七月生效,令人振奮。

20200527meatball.png

不過,PVC平板塑膠容器並未消失,因為用來包裝3C週邊商品、藥品的塑膠泡殼,由於未被公告應回收,業者不用向環保署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因此仍常見PVC蹤跡。另一個還未被公告應回收,但民眾仍會把它與其他塑膠容器一起回收的,是於食品包裝袋中用來襯墊餅乾等易碎品的塑膠襯墊,過去也曾看到使用PVC材質的,但勢將隨著環保署今年的PVC食品容器禁令而退出市場。

我們曾訴請環保署應儘速將泡殼、襯墊等塑膠包材公告應回收,再透過高昂費率減少PVC市占率,然後比照PVC食品容器禁用,如此對於平板塑膠容器的分類回收才有幫助。但以環保署小步前進的施政速度,勢必是條慢慢長路。

至於PLA與PET,誰該退出平板塑膠容器市場呢?若以PLA被形塑的環保形象來看,應該是PET要退出市場。只是這些平板塑膠容器用量實在太大,而PLA產量尚不足以完全取代PET容器,必須先大力減量!只是,現行食物供應體系若無法轉變成在地產、在地銷模式,仍需要這些容器加以保護及保鮮,要有效減量並不容易。(不過,感覺最近全聯可裸賣卻沒有裸賣的水果變多了,要減量也不是沒有空間!)

於是,環保署試圖遊說PLA業者退出容器市場,把有限的PLA原料用來製造最適合其發揮生物可分解特性的產品,比如說花盆、農膜、尿袋等即使用傳統塑膠製造也難以回收的產品。但要轉向開發其他產品,業者必須要有極大決心;只是目前為止,業者還不是很情願!於是,平板塑膠容器的回收困境,仍然未解。

在當前情形下,要解決這樣的困境其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請民眾自己動手做好細分類,在前端就把PET/PLA/PVC塑膠容器給分開,回收業者才會樂意收購它們,而不是混在一起回收,之後變成另一堆不可回收的垃圾,最終跟其他垃圾一樣進了焚化爐,失去回收的實質意義。

。――〉〉生物可分解塑膠,能治好我們的塑膠依存症嗎?(下)

  • 作者:謝和霖、林奕均 / 看守台灣
  • 發表日期:202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