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民主決策

問。聖邪門

我躺在地上,望著藍藍天空,四周低沉的引擎聲、人聲,像流水般潺潺流過,老實說,那感覺還不錯。在這座高速發展的水泥叢林裡,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建築,封控了我們的視線,想要好好看著藍天,得躺平了來看,像個井底蛙般。

曾有個精通動植物與原住民文史地理的生態學者跟我說,許多人崇拜水泥,把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築、平整硬實的混凝土鋪面,視為進步象徵;長著雜草的綠地,則是一文不值。在他們眼中,水泥實可封聖,稱之為"Saint Cement",並不為過。

Saint Cement,意譯聖水泥,音譯聖邪門。聖邪門,這名詞好像也可拿來形容許多受到人們崇拜、卻帶著邪門的玩意兒,真是有點邪門。

氣候與能源: 
山林水土: 

加州帕羅奧圖山麓自然保留區的故事— — 公民公投買地設置公園與全民公用地權的正義思辨

價值思辨
  1. 帕羅奧圖公民投票買地設置山麓公園
  2. ACLU公民訴訟要求山麓公園開放全民共同使用
  3. 環境服務公眾性的訴求,與環境維持的兩難

山麓公園簡介

山麓公園(Foothills Park)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市內,佔地 1,400 英畝,毗鄰波托拉谷(Portola Valley)、洛斯阿爾托斯山(Los Altos Hills)、皮爾遜 - 阿拉斯特拉德羅保護區(Pearson-Arastradero Preserve)和洛斯特拉科斯開放空間保護區(Los Trancos Open Space Preserve),綿延數公里的小徑穿過叢林、林地、田野、溪流、湖泊,是加洲灣區居民最喜歡的自然公園。由於面積寬廣及管制入園人數,野生動物多,鹿與土狼是常見的動物;也可能會遇見山貓。

譴責坤輿詐騙暴力集團 詐取掩埋場同意設置文件 暴力對待純樸老農

日期: 
2021/12/29 (週三)
【請大家一起來『挺』龍昇村民】

苗栗縣造橋鄉龍昇村的農民,為了保護家園,免受不當選址、刻意規避環評得到苗栗縣府護航坤輿掩埋場污染,長年來團結抗議阻擋該掩埋場的試運轉。

然而,村民不僅無法透過苗栗縣府取得公平正義,二十年來更備受黑道暴力威脅恐嚇

台東縣府為何放任垃圾危機擴大 不努力從環境友善面解決問題?

日期: 
2020/02/14 (週五)

20200214-theme.jpg

位於利家工業區的台東廚餘堆肥廠

2015年起,在眾多錯綜複雜因素下,許多仰賴外縣市處理垃圾的縣市,開始出現垃圾堆置無處去的問題。即使高喊循環經濟政策的蔡政府於2016年上台後,相關新聞仍然頻傳,且有越演越烈之勢。民間團體看在心裡,也相當著急,在這期間對各級政府提出許多建議,希望政府能從源頭減量、加強分類回收、改採更好的非焚化處理技術等方向去解決這問題,而非一直要去啟用設置過程問題重重的老舊焚化廠,或花大錢去蓋新的焚化廠,惡化焚化底渣和飛灰的去化問題。

在不擴大焚化與掩埋的量能下,解決垃圾危機的方法不是沒有,也沒有陳義過高而無法落實問題,有些甚至只需協調,以有餘補不足,根本不用花什麼錢,且更能及時解決問題。但某些縣市主管機關不去著手,卻任由垃圾危機如瘟疫蔓延,再來力推焚化這種「火化資源遺體措施」,簡直居心叵測。

從嘉南平原出發,推動地方永續治理!

日期: 
2015/07/24 (週五)

有鑑於台灣的環境問題,如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毒物污染與累積,已甚嚴重;即使說經濟上似有成長,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用電量、能源用量,仍然不斷升高;所謂的「永續」、「永續發展」,只淪為口頭禪。這顯然是無法「永續的」。我們必須趕快盤點、弄清楚問題,儘速採取行動。為此,看守台灣協會結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嘉義縣環保局,在7月23日於嘉義舉辦永續治理工作坊,希望能透過公民的參與及監督、活力與智慧,督促縣市施政朝向永續發展、落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20150723susgov01.jpg

在工作坊開幕時,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便表示:「今天由永續治理平台聯盟主辦的永續治理工作坊,堪稱為台灣地方政府和NGO團體,第一次就永續的問題做雙向溝通。 雖然各政府機關口口聲聲都把『永續』兩字掛在嘴邊,但台灣永續指標曾在全球評比的146國家中得到倒數第二。同時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能源依靠進口的程度更是逐年攀升。

氣候與能源: 

聯合公民團體領導政府


當多數立法委員已被政黨綁架而不顧人民死活,當多數議員與縣市政府成為利益共同體,當地方檢察署可以對人民提告案件無限期拖拉,當法院可以被暗黑勢力主導何時判決與如何判決時;如果台灣還算民主社會,人民主人還有甚麼辦法可以挽救這個我們聘僱的政府不會成為奴役人民的黑道組織?洪仲丘枉死事件,只有人民展現隨時可以罷黜總統的決心、人氣和能力,才足以改革國防與司法體系,而不會被總統、行政院部會及媒體打手繼續愚弄。

遊行訴求、靜坐抗議、不服從運動真的還不夠,去年12月22日台東縣重新環評通過美麗灣渡假村案後,我深刻反省自己在台東二十年的環保運動及社區大學推動公民社會經驗,認為我們所提供的科學報告只是被那群政客和行政官僚選擇性使用,媒體發聲的作用通常很有限,而群眾運動總有冷卻的時候。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民主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