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空氣污染

總量管制 產業轉型 這世代無可迴避的現實與責任!

<!/*#############################*/>

現在人類面臨氣候急遽變遷、生態多樣性減少、自然資源枯竭、森林等綠地大幅減少、土壤退化、生態環境與食物鏈的嚴重污染、糧食安全等多重危機,這在媒體大力放送各國日漸頻繁的乾旱、洪水、暴風雪、熱浪等未來只會更極端的極端氣候事件下,普羅大眾都已意識到人類的危機,覺得人類應該有所改變。但是民間普遍被動消極,等著別人先改變,而被賦予帶領社會改變的政府,卻仍把經濟成長率當成重要施政指標,只要有經濟成長就覺得有政績,而不管經濟成長的果實其實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其惡果,也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多重環境危機,卻由大多數人以及未來世代承擔;也不管這些多重環境危機,都是源於褐色產業在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褐色經濟模式下,規模一直放大的結果。

而當他們施政無法獲得大多數人肯定,就拿著國家的錢亂發討好人民,等於是拿著我們繳的稅來買我們的票,卻無視這個國家留給下一代的債務逐日高築!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問。聖邪門

<!/*#############################*/>

我躺在地上,望著藍藍天空,四周低沉的引擎聲、人聲,像流水般潺潺流過,老實說,那感覺還不錯。在這座高速發展的水泥叢林裡,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建築,封控了我們的視線,想要好好看著藍天,得躺平了來看,像個井底蛙般。

曾有個精通動植物與原住民文史地理的生態學者跟我說,許多人崇拜水泥,把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築、平整硬實的混凝土鋪面,視為進步象徵;長著雜草的綠地,則是一文不值。在他們眼中,水泥實可封聖,稱之為"Saint Cement",並不為過。

Saint Cement,意譯聖水泥,音譯聖邪門。聖邪門,這名詞好像也可拿來形容許多受到人們崇拜、卻帶著邪門的玩意兒,真是有點邪門。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毋通焚化台東好所在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台東環保聯盟、台東大學教授 劉烱錫

台東可以稱得上是本島還沒被工業汙染的唯一縣市,好山好水的農產品價格比西部高一些。由於沒有空氣汙染,台東市區就可看到上百公里外的高山和離島,綠地藍天、田園海洋一覽無遺,這也是遊客到台東一遊的主要吸引力。

但台東縣政府即將啟用焚化爐,雖號稱通過空污檢測,但起爐與停爐的升溫與降溫過程大概要花半天,產生的戴奧辛劇毒含量遠高於容許標準,環保法規卻沒要求監測,加上有毒的底渣、灰渣還會汙染土壤、地下水。台東好山水形象一旦破功,農產價格優勢不再,地價下跌,觀光業受阻,居民與觀光客都將受害。

被垃圾焚化扭曲的再生能源政策與循環經濟口號:你知道高漲的電力成本中竟有部份會用來補貼會破壞資源同時排放有毒物質的垃圾焚化發電嗎?

近年來氣候危機已成為全球各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包括2050淨零排放以及可做為減碳的循環經濟等口號被喊得震天價響;然而某些政府與企業骨子裡還是以經濟為優先,環保只是擦屁股的角色,因此提出來的對策,不僅有違淨零碳排目標,更有違環境永續願景;而早已被商業治國的我國,就是其中之一。

非核減煤平氣疼媽寶護生態之道:不要一味高喊能源轉型,卻忘了總量管制、產業轉型與節能

【導讀】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能源轉型是方法,不是目標!

重要的話要說三次。我國政府從2016年小英總統上任以來,更加積極地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包括核能電廠的除役、減少燃煤發電、加速再生能源的開發及應用普及率。目前為止的成果雖說離2025年的目標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我們樂見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及提高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的決心,似乎依然不減。只是,人類是很容易忘記初衷的動物,計畫一旦出現障礙,我們就會為了繞過障礙、行走偏道,各位讀者,我們為何要能源轉型?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特定議題: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