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空氣污染

環團反對開放電子廢棄物進口:政府不應幫財團數鈔票 讓人民吃綠牡蠣

日期: 
2013/10/29 (週二)

20131029press.JPG

環保署打算修改《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將十二項於處理/輸出入階段被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混合五金廢料(廢五金),如廢電線電纜、廢變壓器/電容器、廢電腦等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讓它們可以合法進口,擴大國內再生業者料源(註:目前我國禁止有害事業廢棄物的進口)。看守台灣協會、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陣線協會與立法委員田秋堇等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開放,憂心這些廢棄物的進口將加劇國內環境負荷。

社會: 
特定議題: 

樹是城市公民


野生生物學家李奧波著作《砂郡年紀》將土地倫理擴大到社群的邊界,他提出『生物社區』的城市概念,亦即社區除了人以外,還包括空氣、土壤、水、植物和動物,植物和動物與人類應都是『生物社區』的住員與成員,而非主控者。所以任何保存『生物社區』完整性、穩定性與美麗的行為,就是對的行為。

在日本、德國、瑞士…..等等城市,我們可看到他們的行道樹,樹穴寬大、樹木也高大;連修樹都有一定規範與程序。樹在他們的城市是有尊嚴的、是幸福的。而在台灣,樹只是城市裝飾品,各縣市政府、學校、社區由於每年編的經費嚴重不足,所以修樹是沒有程序與規範的,常常不是剃光頭就是齊頭砍,因為這樣可節省經費,久久才修一次樹。不想要時,有時就是假移樹真砍樹,或以移到樹木銀行來搪塞,這都是嚴重不尊重樹木生命的行為。

縣市政府、學校與社區等公私部門,應以常規、快速、局部、小幅的修剪,取代偷懶(圖個一勞永逸)之大幅修剪;建立適當的作業規範,以尊重生命的核心思維愛樹護樹,如此才能打造真正的綠色城市。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經濟: 

不尊重環評的財團才誤國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在六輕4.7期環評審查有條件通過後,台塑因不滿環評委員附加的條件把五項非經常性排放源納入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排放量計算,而陸續放話直指環評為投資障礙,認為「環評誤國」,除了一邊向行政院提出訴願,另一邊也促使經濟部召開全國產業發展會議,邀請「產業」代表討論「環評」制度。一向與財團站在同一邊的行政院與經濟部,也借力使力,除了讓台塑訴願成功外,也在產發會上通過「佔人口少數」、「佔出席者多數」的業者「共同」意見,要檢討環評審查委員會定位、組成、制度、規範、審查時程,甚至在勞工權益方面要放寬外勞與鬆綁工時。

經濟: 

焚化的危害

眾多毒性物質的汙染排放

在自然生態系,沒有所謂的垃圾。每一種生物的排泄物都是某種生物的食物,一個自然完美的循環。然而現代人不成熟的科技,創造了許多物質,無法自然回歸土壤,比如塑膠;於是,自以為聰明的人類,以為將這些垃圾燒掉或埋掉,眼不見為淨,就沒問題了。然而,現代科技使用了許多不當的化學物質,是無法被燒掉的,比如說有毒重金屬,如鉛、汞、鎘、砷;另外讓各種化學物質混合,在高溫下燃燒反應,卻又製造了許多原本不存在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比如說戴奧辛、呋喃、與多氯聯苯。這些毒性物質,不是從焚化爐的煙囪排掉,就是濃縮於焚化爐灰渣(底渣與飛灰)裡。這些底渣與飛灰,通常被送到掩埋場中,不管先前有沒有經過處理,在長年累月的日曬雨淋,其內的毒物終究會滲出,從而污染土壤與地下水。然後,不管是從焚化爐煙囪出來的、或者焚化灰渣滲出的毒性物質,終將透過食物鏈,危害生態與人類的健康。

環保署應重新檢討六輕環評結論

台塑六輕自營運以來,對周遭環境與附近居民健康即帶來相當之影響。2009年台大學者詹長權接受雲林縣政府委託進行之流行病學報告,首次用科學證據指出六輕污染排放與附近鄉鎮居民罹癌率提高有顯著相關。該學者於今年度的報告再度指出,在台西、麥寮居住超過五年的居民,其尿中的指標金屬及多環芳香烴代謝產物的濃度遠高於其他地區,且居民的肺、肝、腎及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也比其他地區民眾差。

無獨有偶,根據台塑企業自己委託進行、於9月4日在環保署審查之100年度六輕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初稿,僅估算17種致癌物質之污染排放量,對周遭居民帶來之致癌風險即高達可接受致癌風險(百萬分之一)的27.6倍。根據該報告,台塑2009年申報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排放量為2,592.9噸,而這17種致癌物為625.7噸。這些排放量的數字被質疑嚴重低估,即使沒有低估,也未涵蓋台塑六輕排放之所有致癌物質。也就是說,實際致癌風險不僅可能更高,而是一定更高;而台塑估算的VOCs排放量範圍,尚遠低於環保署當初環評結論中核定給六輕的排放量4,302噸。由此可見,六輕環評的VOCs核定量過高,環保署當初根本沒有考量到對民眾的健康風險,科學依據並不足。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