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空氣污染

休旅車風潮的省思

最近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關切休旅車的暴增,指示相關單位檢討改善,以降低高耗能休旅車風潮對環境生態帶來的負面影響,近年來休旅車的風潮,確實值得吾人深切省思。

一般所稱的RV、SUV、Minivan等休旅車,自1998年以來,成長極為神速。由大街小巷休旅車的馳騁,可知一般。國內休旅車的數量由1998年的3.62萬輛,成長至2005年的18萬輛左右,而休旅車佔整體汽車市場的銷售率,也由1997年的6%,大幅提昇至2005年的30%以上。這股休旅車的風潮,與日本於上世紀末休旅車的大行其道,情況相似。休旅車係美國於1980年製造,當時並不盛行,卻於1990年代 ,獲得逆轉,主宰著美國新車銷售市場,而汽車製造廠於歐洲所推出較小型的休旅車,其銷售量於1998至1999年間成長達26%,此可謂風水輪流轉,然政府未能及時掌握「風潮」,預作因應。

環境與健康: 
經濟: 
社會: 

全球黯化

今年初英國BBC電台的「地平線」(Horizon)節目曾製作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報導,大意是說燃煤發電等燃燒製程,除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外,也排放了許多污染微粒。這些微粒跑到大氣中後,不但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更會反射太陽光,同時也會改變雲的光學性質,讓雲變成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反射更多的太陽光回外太空。因此科學家在比對1950年代與1990年代的氣象資料後發現,這四十年間全球各地的太陽光入射量,竟然減少了9%-30%不等,令人震驚;此種現象因此被稱為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

理論上全球黯化會讓地球變得更冷,但是其冷卻效應卻被溫室效應抵銷,而使得地表年均溫仍呈持續上升的現象,因此之前許多科學家並未注意到全球黯化。然而,在911事件發生後三天,美國各地飛機全部停飛,一位美國科學家在比對了911前後全美各地的氣象資料後發現,911後三天的日夜溫差,竟比911前的日夜溫差高了1℃,為「過去30年來最大的溫度震盪」。

環境與健康: 

寒心雪

近來,新竹的朋友傳來一則消息,位於竹科污泥焚化廠旁的龍山國小下「雪」了。近日雖然天冷,但平地尚不至於下雪,然沒見過雪的孩童們,看到天空飄下灰灰的粉塵,還以為下雪了。掃地的阿嫂說:「她每天都會到教室的屋頂去巡,一星期會掃一次,近來屋頂上都會有黑黑灰灰的灰燼,一次可以掃一大袋。」

這種冬日飄白雪的浪漫景象,或許會令天真的孩童興奮不已,但卻令師長們擔憂不止。這令人不得不聯想到曾經是霧茫茫的倫敦,乍看雖然有種朦朧美,但居住其中的人們卻深受空氣污染之苦。這些粉塵微粒,通常都附著著戴奧辛與重金屬等毒性物質,即使沒有這些毒性物質,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覤。尤其是來自於燃燒程序所排放的微粒,顆粒大小可小至2.5微米以下,可深入肺部而難以排出,促使肺泡之巨噬細胞明顯增加,形成肺氣腫並破壞肺泡;而稍大之顆粒則會導致主支氣管的發炎或其他病變。

這些粉塵雖然還不能完全確定是來自竹科污泥焚化廠的排放,但已可確定是來自新竹科學園區。一個堂堂的科技重鎮,竟然任令這種污染事件再三地發生,實在是管理當局之恥。近日閱讀新竹科管局長於15年前所出版的「還我自然」一書裡面提到:台灣的官僚「不管自然資源的被掠奪、生態被破壞、環境的品質日差」,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的「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政策,不知何時能被糾正改過?」整本書中對環境惡化的憂心,溢於言表,相信卻是當時由衷之言!

北市焚化廠周界戴奧辛調查之解讀

台北市環保局在焚化廠周邊居民的要求下,從92年度起每年委託檢驗公司調查北市三座焚化廠的周界環境(2-5公里範圍內的空氣、土壤與植物)之戴奧辛含量。其於11月中召開說明會公佈了去年度的調查結果。從檢驗數據中,有幾點警訊值得提出供大家參考,更值得正在興建中與剛完工的幾座就位於糧食生產區的焚化廠之周邊居民了解。

首先,周界空氣的戴奧辛含量,雖然數據看起來很漂亮,但只能反映採樣期間2-3天 (且通常焚化廠在檢驗公司的知會下,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的平均含量,並不能代表全年的空氣品質,故參考價值不高。根據國外報告,在焚化廠正常操作下的戴奧辛排放量,甚至只能反映其全年總排放量的百分之二;因為當焚化爐在起爐、停爐與操作異常時,戴奧辛的排放量將比焚化廠正常操作時高出甚多。因此,建議台北市環保局,若要監測周界空氣的品質,應選擇在焚化廠預定的起停爐期間。儘管如此,以這麼漂亮數據所推估的台北市三座焚化廠全年的戴奧辛排放量(0.156 g I-TEQ/yr),仍相當於台北市這麼龐大的汽機車之戴奧辛總排放量(0.1756 g I-TEQ/yr);由此可見,蓋一座焚化廠等於為其鄰近社區帶來了幾乎整個城市的龐大交通量,空氣品質怎麼會好?

無車日的省思

現代人從小就被有意無意地教養要去擁有一部車子。電視的廣告、汽機車玩具、親朋鄰里同儕的炫耀,讓汽機車所代表的舒適、方便、效率、與身分地位,直入大眾腦海。許多年輕人成年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擁有一部車子。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道路與停車場卻不可能無限增長;因此,若每個人都擁有一部車子,將會是個災難。

其實,我們早已處在災難中了,不是嗎?交通的擁擠、空氣的污染、令人心神不寧的噪音,都是汽機車所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影響。其他諸如溫室氣體的排放所造成的氣候變遷、不吸熱的道路加上汽機車的廢熱所造成的都市熱島效應、不透水的道路鋪面使得都市無法涵養水源且遇雨即澇;另外為了服務更多的汽機車而擴寬或闢建的許多道路,不僅徵收了許多家庭的寶貴土地,更像刀子般一刀一刀劃過脆弱的環境敏感地區,許多大樹因而倒下、珍貴動植物的棲地因而消失、山林的土石因表面徑流的增加與沖刷而更易流失…。雖然我們可以開著或騎著汽機車到達更多的地方,但是我們可以看的東西卻愈來愈少了。

環境與健康: 
社會: 

我們的執法機關在保護誰

南部,尤其是高雄,是我國的工業重鎮,然而在政治人物只顧其政治勢力、重財團的思維下,生存環境長期受到漠視,而承受著最沉重的工業污染。從在高雄舉行的全國廢棄物政策高峰會南區會議中,參與民眾的稀疏身影上顯現的,不是對問題解決的熱切期盼,而是充滿無奈的心死。行政機關的貪污腐敗與執法不力,已消磨了許多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比如美濃焚化爐,從招標興建到營運,整個過程充斥著不法情事,主其事的官員更有多位遭到監察院的彈劾、與檢察官的起訴。然而這些官員至今卻仍逍遙法外,甚至愈彈官位愈高。令人更不能接受的,是這個設計營運皆不良,嚴重危害當地民眾健康的焚化爐,雖然其已於2001年5月4日被檢測出57ng/Nm3的戴奧辛排放量,為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的570倍,然而由於中小型焚化爐的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至今年1月1日才生效,而被環保署官員推說無法可管。難道不是列管的毒物,即使已造成環境與人體的傷害,環保署都可不管嗎?而且還可振振有辭地說是依法行事?看到美濃鄉親談及其小孩因焚化爐的廢氣排放而得了氣喘病,健保卡甚至換到Q卡,天下父母心,誰聽了能不心疼呢?

環境與健康: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