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疫情下的社會實驗:當我們試過了低開銷高品質的生活,還要回去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島國台灣在一群公衛專家的領導下,很幸運能將這隻病毒拒於國門外長達500多天,但人類防線終究不敵這波進擊的微生物,2021年五月,新冠肺炎正式進入台灣北部社區。隨著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國三級警戒指令,各縣市居民都開始了深居簡出的生活,除了工作和採買必須外出,絕大部分社交、娛樂、運動、展演活動都停擺,整個戶外都安靜了下來。

生活在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離島,筆者也在這三個月間,從觀賞報復出遊的人潮,到突然獨自欣賞海邊的彩霞與落日;海邊沒了下水餃般的浮潛客,居民重拾傳統的採集、漁獵活動,還聽說其他小島在此時浮現800多隻海龜,顯然瘟疫限制了人的行動,卻是大自然難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三級防疫期間,往年觀光季每日固定行駛的客輪停駛,筆者所在的小島對外交通剩下20人坐的小飛機,進出人數大幅減少;這也罷了,載送生活用品的貨船,竟也在這時因為西南風引起的大浪而停駛,超市和雜貨店都不再補貨。於是在這沒人、沒貨、沒開店的觀光小島,環繞居民的剩下一片絕美的山海風光,我也在此時開始思考疫情下的新消費生活。

2021082402.jpg
少了觀光客,海洋生態得以休養生息。


買或不買,都很麻煩

許多關注環境的學者都曾提出,過度消費是導致地球環境危機的重要原因,要想生態資源能永續提供人類服務,富裕社會必須減少消費。看守台灣協會2010年翻譯的知名報告「世界現況」(State of the World),當年度主題「文化轉型:從消費主義到永續」就已經大膽建議把推動減少消費作為邁向永續社會的必要歷程,但即使是當年該報告計畫主持人Erik Assadourian也不諱言,「要求社會減少消費」這件事勢必引起許多爭議和質疑。

這是為什麼呢?

加拿大作家麥奇儂(JB MacKinnon)在2021年出版的新書裡提出一個思考實驗:「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不買東西了,會發生甚麼事?」除了天會更藍、水會更清(汙染減少),也會有許多店家倒閉、生產線停擺、千千萬萬的勞工將會失業。麥奇儂撰寫這本書時,北美國家正經歷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因此他的思想實驗居然得到部分驗證,眼見許多人沒有工作而坐困愁城,麥奇儂提出他對減少消費倡議的建議:我們不能要求一夕之間讓消費量驟降,但應該規劃數年時間,讓社會逐漸轉型成低消費卻有品質的生活模式。

低消費不是美化貧窮,而是重新掌控生活

「低消費卻有品質」的生活模式會是如何?恐怕大家想像的都不一樣,一定有許多人認為提倡低消費只會讓社區集體陷入貧窮,沒有生活品質可言,但我們必須先將每個地區目前的消費水平納入考慮,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社區的確需要提高收入與加強基礎建設,但是全球至少有一半城市(想想台北?)可能適用低消費的理念。北美消費文化對追求流行時尚、折扣和節慶大拍賣比其他社會更為瘋狂,麥奇儂視之為造成生態危機的主要原因。先進國家都知道減少消費不但減碳、節省資源,還對身心更健康,卻沒有國家敢直接提倡減少消費,直到新冠疫情逼得各國不得不祭出封城、禁止店內消費的強硬措施,「消費者們」終於可以停下來好好想想「生命中除了這些消費商品,還有甚麼重要的東西?」麥奇儂認為,應該很少有人會覺得每天跟家裡各式各樣的運動器材互動,會比跟朋友、家人或鄰居交流更有意義;愛美的人們紛紛反璞歸真,不用再擦脂抹粉或穿金戴銀,利用網路視訊科技,最簡單的外在打扮也可以工作、開會,原本覺得不得不採購的身外之物,在長期WFH(work from home)之後也顯得並無必要。

在台灣因防守得宜而遺世獨立的那500多天,各大觀光區都經歷比往年更擁擠的觀光人潮,無法出國的國人在家悶得慌,把金錢和時間都投注在國內旅遊。當時,筆者所在的小島也承受了國人無處發洩的旅遊需求,數次發生跳電、停水等資源過載的警訊;大家以為民宿與餐廳業者必定數錢數到手軟,笑得合不攏嘴,殊不知在將近半年的疲勞轟炸之下,觀光服務業人力耗竭,沒人手又缺貨,消費糾紛頻傳,大家想到上工就愁眉苦臉,店家紛紛感嘆:「觀光客不能剛剛好就好嗎?」

今年北部疫情爆發以來,小島幾乎進入封島狀態,沒有了觀光客和現金流,卻找回往年夏日裡不可能有的生活品質。不同於人口密集都會區的戰戰兢兢,島國中的小島與世隔絕——筆者每天早上起來,先到菜園裡摘些地瓜葉,再幫自己煎個蛋;吃完早餐,在電腦前遠距回覆信件和訊息,用google meet參與線上會議;下午到無人的海邊抓螃蟹、挖九孔,再帶狗到風平浪靜的港口游泳;長輩打電話來說,記得到山上自取野生的山蘇,貨船不來,我們自己加菜;晚上在星光下吃了自己採集的海鮮和山菜,順便想好明天有時間可以自製麵包。睡覺前忽然有朋友來訪,原來是趁夜下海打漁的收穫頗豐,除了最好的魚留給媽媽,其他都送給我們。

2021082403.jpg
緊緊吸附在相機上的野生九孔


麥奇儂在訪談中勾勒了他期望中的低消費社會:生產和消費仍然不斷發生,但是系統已經全然不同;在低消費社會裡,各種產品都堅固耐用,二手市場和維修業都很發達,企業利潤來自維修、保養和回收舊料進行再製,因此仍需要聘請不少員工。一般人也還是要上班領薪水,只是工時大幅降低,薪資也同樣降低,但是工作滿意度會提高——也可能有許多人只從事志願工作,由政府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保障基本物質生活。大家不需要為高支出感到焦慮,會更願意把時間投注在有幸福感的事情上,例如自種蔬菜、志工服務、與朋友徹夜談心,或陪伴老人小孩。大家努力工作賺錢,不就是追求這種自在且滿足的幸福嗎?諷刺的是,這種生活並不需要賺很多錢也能達到,反而是低消費社會解放工時的勞動模式,一般勞工才有時間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除了阻絕疫情的小離島,世界上有許多社區早就享有這種生活品質。麥奇儂分享了自己走訪過的亞洲社區(位於日本),他看見人們自願選擇簡樸,幾乎不買衣服、只去圖書館借書、不看電視或臉書,時間多用在打理自己的內在和培養美感,跟他們交談會感到「這些人彷彿是更進化的人類」。但是不跟隨時尚流行、不看電視也不用社群媒體,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會很無聊嗎?針對這個問題,麥奇儂反問:「如果你生活的環境讓你相信不賺錢來花就不會有快樂,這些人的存在不就是最好的反證嗎?」他強調低消費社會確實會少掉很多燈紅酒綠的消費型娛樂,但絕對不是回到原始生活,如果任何人曾經在追求財富和累積物質的過程中感到空虛與孤獨,可以把低消費生活視為一種替代方案。而若一定要給出一個數字,麥奇儂認為他想像中的低消費大約是比現在(北美)的消費程度減少25%左右。

後疫情時代,什麼才是理想中的「正常」?

2021年夏天,歐洲與北美先進國家已因疫苗施打普及而逐步解封,各國政府都摩拳擦掌要振興經濟,使勁鼓勵消費、購物或旅遊。八月,當台灣的政治中心在討論要發五倍券還是發現金時,筆者居住的小島也緩緩恢復往年夏日應有的觀光氣息。這三個月來,分布島上的幾個社區在疫情期間互通有無,除了部分餐飲業者和烘焙小店增加環島送取餐服務,社區內一直存在的分享互惠機制也發揮功能,大家交換贈送蔬菜、漁獲、甜點、野果等物資,用同舟共濟的地方意識支持住彼此——不過仍可以感覺到許多人對觀光季無所營收的不安,也不免聽見店家都對早日解封有所期待。

如果大家在一夜之間不再消費,想必任何社區都承受不起經濟上的突然緊縮,因此疫情造成的封島令人無奈,也盼望能早日恢復「正常」,只是當居民們都體會到過度觀光對環境造成的壓力,也體會到沒有觀光客的夏天原來如此美好,那個「正常」就會更偏向「適量就好」、賺少一點也沒關係。這裡雖然是依賴觀光為主要收入的小島,卻也是居民世代安居的家,也許相對於其他商業化程度高的社區,更容易接受低消費社會的理念,至少跟以前不同的是,現在去問本地業者「想不想再看見一次2020年報復性出遊人潮?」,大家多半是害怕多於肯定,錢可以細水長流地賺,失去的生活品質卻回不來。新冠肺炎帶給我們的不只有恐慌,還有集體對生活與生計的反思。

即使是像麥奇儂這樣的倡議者,也知道全球社會多數企業和消費者,不會輕易被他勾勒的願景說服。畢竟,全世界因為防疫而陷入經濟困頓的店家和業者不計其數,無數勞工亟需政府的紓困金維持家庭,但願這些辛苦人能度過當下的難關。麥奇儂只希望當全世界慢慢走出疫情陰影,這段時間因經濟活動減緩而帶來的好處,能夠受到正視,甚至進入公眾對未來社會的想像。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英國衛報報導:“Overcons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should we all stop shopping?”,閱讀原文請點入連結。)

  • 作者:羅允佳/看守台灣協會 兼任研究員。
  • 發表日期:202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