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人民,為廢核而走


2013年3月11日是福島核災兩周年,台灣在3月9日舉行廢核大遊行活動,同時在全國各地超過22萬民眾走上街頭,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為廢核而走!

在資訊傳播快速的現在,很多人看到日本活生生的例子,開始想一想台灣的處境,關心核能不安全的議題;甚至核能災變時,我們的身家財產可能化為烏有,子子孫孫可能都要遠離家園,實在不忍。

政府政策想要蓋核電廠,也希望核四廠能運轉,所以提出來的文宣和論調,都是告訴大家核電廠不會發生意外。但是人民已經不相信核電廠是安全的,尤其離核電廠很近的縣市,危機感更高。台灣能源長期掌握在政府手中,尤其是國營企業,也是為政策操盤,彼此是非常麻吉的。以致監督核能電廠的原子能委員會,也不能發揮功能,好像是護航角色,以致人民無法信賴。

政府資訊不公開透明,核四廠興建經費不斷追加,迄今已經是三千億元了,還不知要再追加多少人民的錢? 有人認為應該要認賠殺出,直接廢掉核四廠,以免一座不安全的核電廠,讓大家提心吊膽。

氣候與能源: 
社會: 

難以承受的核災健康影響


在今年2月28日,也就是日本福島核災將屆兩週年之際,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一篇健康風險報告,指稱在福島輻射污染最嚴重的前兩個地區,初估其第一年有效輻射劑量約為12-25豪西弗。在暴露劑量最高的地區,男嬰罹患血癌的終生風險將增加7%(與基線值比較);女嬰罹患乳癌的終生風險將增加6%;男嬰罹患所有實體癌的終生風險將增加4%;女嬰罹患甲狀腺癌的終生風險將增加高達70%。甲狀腺癌和輻射汙染的高度相關,從這些數據一覽無遺。不過,該報告又補充說,由於日本甲狀腺癌的基線風險很低,對女嬰而言,只有0.75%左右,因此在輻射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女嬰,得甲狀腺癌的終生風險也不過增加到1.5%左右。

該報告指稱,由於輻射暴露和癌症終生風險的關係相當複雜,且與輻射劑量、暴露時年齡、性別和癌症部位有關,且該健康風險評估根據的科學知識是基於以前的輻射污染事件和經驗,不完全符合福島核災的暴露型態,因此這篇報告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儘管其聲稱已試圖避免低估,但這數字傳達的訊息似乎是,核災危害不過爾爾,大家不用恐懼。不過,事實呢?

氣候與能源: 

掙脫核能巨靈的枷鎖


由於核能發電與核子彈的技術密切相關,因此美國雖然強力對外推銷核能電廠,但在防止核武擴散的考量下,只願傳授電廠發電技術,不願讓台灣掌握太多自主性的技術。

去年中央研究院發表「因應地球暖化之能源政策」之政策建議書,在其附錄E中登錄一篇前核能研究所林義夫博士的感言。文中表示:「能源設施基礎建設投資動輒數千億,規劃得當有富國強兵之效,反之則淪為產業殖民之境地。台電蓋核能電廠(著重電廠營運)與台塑蓋火力電廠(擁有輸出電廠及營運的能力)兩種營運模式,對國內國民生產毛額與創造就業機會及產業技術升級貢獻度的評估分析值得進一步了解。」這是一個老核研人的感概,也顯示出台灣核能發電的悲哀。

近年來中國與印度等國努力發展釷核能發電,雖然據說有許多優點,包括安全、核廢料容易處理、與核彈製作無關、並且釷含量豐富,但現有主流核子產業供應鏈卻不樂見此新科技的發展。除了鈾核能發電的副產品可拿來製造核武外,也不希望有其他人來分食這塊大餅。

氣候與能源: 

塑膠袋一塊錢 應該去哪裡?


上街買東西,結帳時店員說:要購物袋嗎?相信很多民眾此時才想到又忘了帶環保袋,而無奈地說要。只是您可曾想過,這一塊錢,到底去了哪裡?

環保署2002年推出限塑政策,規定速食業者、百貨業者、超市等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所以民眾付費買塑膠袋的錢,就只是直接進入販賣業者的口袋。環保署又為了避免被指控圖利業者,於是要求業者要用成本最接近一元,厚度達0.06公釐的塑膠袋。這些最終成為垃圾的塑膠袋看似數量減少,重量卻增加了,整體限塑效果並不佳,反而讓販賣業者樂不可支。

然而這失敗的限塑政策,其實只要納入環保署的四合一回收制度,問題就解決了。所謂四合一回收制度,乃結合生產者延伸責任的概念,規定經政府公告為應回收物(如寶特瓶)的製造業或輸入業者,要負責其產品廢棄後回收的責任。生產者要履行其回收責任,必須要按其產品銷售量或進口量,繳納一筆回收清除處理費到環保署的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然後環保署再根據廢棄產品的回收處理量,把從生產者手中收取過來的錢,補貼給回收、處理業者;於是這筆涵蓋收集、貯存、分類、運送、處理等成本的錢,就會透過市場機制,部份流向拾荒者以及政府清潔隊的口袋裡,而能夠結合社區民眾、地方政府、回收處理商的力量,促進資源的回收。

走向真正的海邊


大家看過楚門的世界嗎?片中的主角從小生活在一個叫「海景」的巨大攝影棚中,所經之處佈滿攝影機,遇到的人也全是刻意安排好的演員,他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劇本下的產物。而且為了真實捕捉他的反應,這些全是在他不知情的狀態下拍攝。

直到有一天,一個同情他的演員不忍看他這樣被欺騙三十年,開始暗示他身邊的不對勁,他漸漸發現他身邊的人都是看到他才開始工作,而路上經過的人和車也常常相同,最後他甚至發現連遠方的海洋景色,也是假的佈景。巨大的謊言被拆穿時,他決心要尋找自己真正的人生和真正愛他的人,於是故事的最後,楚門不願當導演口中「世界最受歡迎的明星」,大步邁向自己的自由。

你早上起床,轉開電視機聽新聞時,恰巧插入了三十秒的咖啡廣告。出門搭公車,上頭有喜愛的女星正啜飲那杯咖啡的美麗圖像。中午吃飯時,有個人正喝著那種樣子的咖啡。晚上經過便利商店,剛好那種咖啡搭配飯糰在特價。過一個禮拜,你打開信箱,看到自己訂閱的部落客分享了這種咖啡的心得文,打開電視機看看偶像劇,劇裡的主角也剛好在喝這種咖啡。辦公室訂下午飲品時,不約而同的提到這杯咖啡,於是你們一起買了。這種咖啡漸漸在你的心底有了時尚的影子,成了流行的話題,更默默昭示某種身份和地位。

經濟: 
社會: 

江揆風險論述不及格 核安政策令人不安


又來了!不及格的風險論述再添一樁!「罹患狂牛病比被雷打到兩次還低」,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先生如是說;「吃美國牛肉得病的機率,比在台灣騎機車出車禍的機率還低」,美國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先生,亦曾如此表示過。然而,凡略知風險管理理論的人即應知,風險管理不是只看損害發生機率,更重要的是,仍要乘上此事件發生後果的嚴重性,這當中起碼即包括損害範圍以及回復可能性的推估與比較。就從食用牛肉人數無法清楚計算以及腦部病變無法回復這兩點來看,即可得知狂牛病與被打雷打到以及機車車禍,豈是純粹發生機率比較的問題?就此而言,前述兩位先生的言論確屬風險論述之負面教材,不言可喻。近日,類似負面教材再添一例,因江揆近日在核四續建政策轉為烏紗帽保衛戰的同時,竟也說出同樣不及格的風險論述。

氣候與能源: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