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焚化爐

偷竊未來一部曲——焚化爐底渣藏毒於農地


清水區三美路農地填焚化爐底渣

99年臺中市清水區國姓社區臨海段326地號農地,不法地主假借興建停車場基地回填名義開始回填焚化爐底渣,因為惡臭與不安,當地居民向我們檢舉,100年11月18日與黃淑英立法委員於立法院召開垃圾焚化底渣再利用問題的記者會,抨擊「農地成了底渣掩埋場」。


20160830slag01.jpg

農地埋焚化爐底渣。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針對該記者會的批評,特提出以下說明:

環保署焚化爐底渣 失控再失控


一、新案例說明:

台南市安南區已成為中南部縣市焚化廠底渣非法棄置的後花園!暨發現受託處理屏東、高雄、台南、台中之焚化廠底渣的再利用機構映誠公司,將底渣非法回填在安南區的安清路魚塭之後,再度發現安中路旁的一塊土地也被另一家再利用機構非法回填底渣!這些號稱有環保署與各地環保局二、三級品管的底渣,竟然到處亂竄,環保署至今竟毫無積極作為,甚至廢管處長還幫再利用機構說話,顯然其長期以來與各地環保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底渣再利用機構把農田魚塭當作棘手底渣的掩埋場,縱使破壞環境、威脅食安、浪費公帑、戕害國家體制,也不肯好好提升底渣再利用產品品質,並加強流向管制!環保署若不積極改革現行漏洞百出的底渣再利用問題,人民就只好要求總統好好改革環保署!

焚化爐底渣污染農地 環保署是罪人


垃圾經焚化後殘留於爐底的物質稱為焚化底渣。台灣共有24座垃圾焚化爐在運作中,焚燒家庭垃圾與事業廢棄物,每年產出近100萬噸底渣。早期底渣多採掩埋處置,但隨著掩埋場飽和,環保署訂定「底渣再利用」政策,作為營建再生粒料使用。

我們對焚化底渣再利用的質疑如下:
  1. 環保署每次都宣稱,焚化爐底渣都經篩分處理,並以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作為底渣產品檢測方法,並經嚴格檢驗,符合再利用標準。但以台灣底渣用美、德、日的溶出方法檢測通通不合格。同時一個合格無污染的產品怎會滲出紫色強鹼水呢?

  2. 20160803slag01.jpg

    焚化爐底渣被非法回填台南市安清路魚塭,並滲出強鹼水

山林水土: 
社會: 

台灣焚化爐密度全球第一,彰化縣長竟還要追加一座大型焚化爐—人格分裂的新政府,與本位主義過剩的中部區域治理平台

在今年四月十四日,當時的「準總統」蔡英文約見雲林縣長李進勇,針對雲林縣的垃圾問題,做出了三點裁示,包括:一、台灣是一體的,雲林縣垃圾處理發生困難時,希望其他縣市都能幫忙解決,請環保署全力協助調度;二、請環保署盡快清查全台各焚化爐處理餘裕量,加速舊爐更新提升效能,並透過修改廢棄物清理法及政策手段,靈活且有效地運用;三、請立法委員協助推動廢清法修法,盡速通過。
沒想到才上任兩個月,面對由台中、彰化南投與苗栗共同組成之「中部區域治理平台」在四月中會議裡提到中部垃圾問題,由於雲林與南投兩縣市內沒有焚化爐,彰化縣長魏明谷要求環保署在中部建一座大型焚化爐,蔡總統於六月二十二日的回應竟是「既然找到地點,便將裁示由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研議處理」。與四月所做的裁示實在是天壤之別,判若兩人。

環境與健康: 
社會: 

醫療廢棄物回收率吊車尾 醫院、衛福部與環保署該加油

台灣人口老化,加上網路時代下的年輕人口運動量不足,醫療需求勢必逐年成長,而醫療服務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可能會逐年增加。這些廢棄物跑到哪裡去了?是焚化處理,還是回收再利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對環境產生輕重不一的影響,而以救人為先的醫院,應該會選擇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是吧?而醫院所產生的廢棄物,不論是針筒、藥品包裝、輸液軟袋、軟管,看起來就是一些含有塑膠、紙類或金屬的製品;這些東西,對環境最友善的處理方式,就是回收再利用!的確,根據國際無害醫療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的調查,有高達85%的醫療廢棄物,其實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因為醫療廢棄物的成份,大部份和我們生活廢棄物的組成,差異性是不大的。那麼,醫院的廢棄物回收率應該很高吧?

然而在國內,醫療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成績,卻是慘不忍睹。根據環保署2014年的統計,醫院必須向環保署申報的事業廢棄物產生量共9.5萬噸左右,其中排名前三名皆是未分類的混合廢棄物,包括:生活垃圾、感染性廢棄物混合物以及一般性醫療廢棄物混合物,總共佔醫療廢棄物總申報量的84.78%,這三種未分類的混合廢棄物,當然都被醫院送往焚化爐處理,其餘有分類的也大部份被送往焚化爐,再利用的總共只佔總申報量的3.72%。3.72%!真是不忍卒睹。

經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