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廢棄物

珍奶限用塑膠吸管 錯了嗎?


2015年一隻海龜鼻孔卡管的影片,不但奪取全球淚光,引發更多人對海洋廢棄物的關注,也讓全球許多政府開始研議禁限用吸管的政策。而環保署今年提出的海廢治理行動方案中,也首打吸管,並於近日預告草案,打算自2019年七月起,禁止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賣場、連鎖速食店等之餐廳提供內用客人一次性「塑膠」吸管。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上許多討論。環團大多認為,在餐廳內用時,吸管實在沒什麼必要性,因此應該禁止「任何材質」的一次性吸管,而非只是塑膠吸管;但環保署這次對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塗布塑膠薄膜的紙吸管網開一面,顯有為德不足之處。

社會: 

龍崎爭議:何忍挖斷龍脈,讓廢棄物住聖山?




2018060501.jpg

龍崎,地處阿里山山脈尾端,是台南東南端的一個偏鄉,再往東或往南,就是高雄的內門與田寮,人口只約四千人,為台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在可考的歷史中,最早遷居至此的人類,是平埔族的西拉雅族的新港社人,因此它舊名「番社」,後在日治時期的1920年,取較大聚落龍船及崎頂之字,設置龍崎庄,是今日地名之由來。1

雖然對人類來說是偏鄉,但這裡有相當令人驚豔的景觀,也是不少生物棲居之所,卻於2003年被選為事業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的場址所在,於是一連串爭議就此而起。

環境與健康: 
社會: 

爐碴鋪地養鴨安全嗎?——有害廢棄物亂竄 再利用場所成管制大黑洞

日期: 
2018/05/25 (週五)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

暨揭露新豐最毒海岸的歷史沈痾後,環保團體又發現明明有充分處理設施的有害集塵灰,竟然亂竄跑到不該跑的地方,被混拌、稀釋到其他可以再利用的粒料中,且一旁就有個養鴨場,食品安全岌岌可危。這個現在進行式令人吃驚,也反映著我國事業廢棄物管控出了大問題,如果這問題不解決,循環經濟就是假的。

2018052508.jpg

<!/*#############################*/>

經濟: 

廚餘的日常——初步盤點呈現


我們在去年(2017年)7月的時候針對廚餘回收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向大家詢問您在回收廚餘時清潔隊或社區大樓的回收場有無將廚餘分類成「生廚餘」和「熟廚餘」。除了問卷調查及資料蒐集,我們也進入幾個社區、堆肥場了解實況,配合電訪相關從業人員,初步盤點台灣廚餘回收/再利用的現況。這次呈現只是個起頭,先將各地方政府的規劃做一個盤點,讓大家了解同樣是從廚房、市場丟出來的廚餘,在各地有著不一樣的日常。之後我們在遊說上有了顯著的進展,會不定期向大家報告,以下開始: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九部曲——實事求是


全面盤點國內欠缺回收處理設施,把資源真正循環利用!

但前述兩個作法,還必須要其他配套,才能有效地把資源循環回經濟體內——就是國內要有相對應的回收處理設施,同時也要具備再生產品的市場,不能老是仰賴中國或其他國家,或者是賣不出去,就乾脆不回收,比如說生廚餘。


20171124fig30.jpg
廚餘堆肥量自2012年後逐年下滑。

廚餘可製成堆肥,或以厭氧消化法產生沼氣發電,技術均已相當成熟。但由於各縣市政府產製的堆肥,以往都是免費送給農民,所投入成本都仰賴環保署補助,因此自從環保署於2012年停止補助各縣市政府從事廚餘堆肥後,許多地方就乾脆不收了,把這寶貴的資源送到焚化爐燒掉,廚餘堆肥量也逐年下滑至今。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八部曲——遍野雄兵


村里資收站 花拳繡腿 還要加把勁!


20171124fig24.jpg
回收Web3.0,可利用條碼和民眾的手,做到細分類。

當然,我們不必把回收Web3.0的方式,應用到每種東西,因為對於本身有回收價值的東西,不需回收補貼,也會有許多人搶著要。我們只是希望,回收Web3.0能與現行四合一回收體系雙軌並行,解決部份已公告應回收卻不太有人收或者被盜領回收補貼的亂象,甚至像回收Web3.0.3,可從回收垃圾變成回收可重複使用的物品,從源頭避免垃圾產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