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苦?寵?)兒流浪記 —— 台灣塑膠物質流
台灣雖然是個蕞爾小島,沒有多少化石燃料礦產,卻是個石化王國,同時扮演著塑膠加害國與受害國的角色: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原油、塑膠料或者是廢塑膠,生產成塑膠料或塑膠品,然後再大量出口。根據環境部粗略的物質流盤點,2022年台灣國內產業為了生產製造、銷售販賣及使用塑膠料/品,從國外進口982.1萬噸的原油、136.2萬噸的塑膠料、24萬噸可再生的廢塑膠(以「產業用料」1名義進口),以及58萬噸的塑膠製品,加上從國內回收的廢塑膠104萬噸,總共吸納了1304.3萬噸來自世界各地、處於塑膠不同生命週期的物料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