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焚化爐

說好的循環經濟,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日期: 
2019/10/14 (週一)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20191014_112831.jpg

今年8月台東縣長饒慶鈴對外宣示為解決台東垃圾無去處的問題,將啟用已14年未運轉的焚化爐,台東縣議會更在9月4日通過「重啟焚化爐修繕預算案」,預計花費5.63億元啟用台東焚化廠,其中中央補助4.2億元,地方配合款1.43億元。除了以補助「利誘」,中央更以不啟用焚化廠即追回補助以及不給其他替代方案任何補助的「威脅」手段迫使台東就範。中央對焚化全力支持的心態,對照蔡英文總統就職時定調的「循環經濟」發展方向,不禁讓人想問執政團隊,當初循環經濟的承諾,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為此,台東環保聯盟、看守台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海湧工作室、環境法律人協會等七個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向社會解釋為何台東不該啟用焚化廠,並呼籲立院刪除環保署補助台東啟用焚化廠的預算,一起來搶救小英總統循環經濟政策。立委林淑芬以及吳焜裕委員辦公室主任吳東傑並出席接受有四十七個團體簽署的連署書,允諾協助扭轉環保署錯誤施政方式。

焚化本身問題重重――反對台東焚化廠啟用的理由之二

要求立院刪除環保署補助台東焚化廠整建啟用預算 連署書

日期: 
2019/10/14 (週一)


在中央祭出加碼補助4.2億否則追回之前補助9.99億的威逼利誘下,台東縣政府決定撥出1.43億元配合款啟用本來打算轉型的台東垃圾焚化廠。這將使該縣未來垃圾處理長期仰賴焚化,不利於源頭減量與回收再利用,違反蔡英文總統循環經濟政策,同時產生更多令人頭疼的底渣與飛灰。

台東縣每日需要處理的垃圾量,僅90噸,遠遠不及於台東焚化廠的設計處理量(300噸/日),台東縣府未來必須想方設法餵飽這焚化廠,包括挖除掩埋場可燃舊垃圾來燒,調度外縣市垃圾來燒,如此還會積極推動源頭減量與回收再利用嗎?反觀,這4.2億若能用來協助台東縣強化垃圾分類收集所需要的人力與設施,把垃圾中三成多的廚餘拿出來堆肥或厭氧發酵,須處理垃圾量就剩下每日60噸,如果再把公告應回收卻沒有被回收的東西好好回收,則須處理垃圾量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即使有垃圾要處理,也有比焚化更好的處理方式。

為落實環保署的零廢棄政策與蔡英文總統循環經濟政策,我們要求刪除環保署補助台東縣政府整建啟用台東廠的4.2億元經費,同時凍結「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中「焚化廠升級整備」預算,解凍條件如下:

我國垃圾回收,做得很好嗎? ――反對台東焚化廠啟用的理由之一

20190816-theme.jpg
台東市清潔隊回收場上看起來像是垃圾的回收物。由於所有回收物都混在一起,分類品質差,每公斤只能變賣0.1塊錢。

近來台東縣府在環保署威脅利誘下,打算花5.2億啟用已停擺十餘年的台東焚化廠。1縣府在七月召開的說明會上表示,若不啟用焚化廠,中央將追回之前補助縣府償還焚化廠興建業者的9.99億元;若啟用焚化廠,環署將加碼補助4.7億元(後來調整為4.2億元),讓這座從未操作過的焚化廠更新升級空氣污染防制設備,預計一年半後啟用。

失火的資源回收與廢棄物處理體系(四)

20190719-theme.jpg

完備生產者延伸責任 引導回收物流入循環

儘管我國現行資源回收制度有前述優點,但仍有不少地方有待改進,否則也就不會有回收場失火頻傳的事情發生。其關鍵問題在於,雖然有讓生產者繳交回收清除處理的費用,其額度卻不見得能夠反映成本,無法讓每個參與回收的角色都能得到合理利潤,尤其是基層拾荒者與小型回收商。回收鏈的眾多環節中只要有一個環節斷了,整個物質流就斷了。因此,如何讓每個參與回收過程的人,都能得到合理利潤,讓生產者繳交的費用反映成本,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社會: 

失火的資源回收與廢棄物處理體系(二)

20190705-theme.jpg

2019年4月7日六輕台化氣爆,環署表示沒有偵測到空品異常。 圖片來源:雲林縣消防局

火災與露天燃燒的污染排放

產生上述這些簡單心理的回收業者或非法廢棄物處理業者,可能不太了解露天燃燒或火災對環境的重大衝擊,以為燒過後一陣子就沒事了;而媒體記者朋友,則常用濃煙漫天、黑煙竄天、惡臭瀰漫等形容詞,描述火場造成的嚴重空氣污染,但還沒能清楚說明是什麼樣的污染,而政府也未能具體說明火災可能產生的影響,甚至在有工廠發生火警時,安撫民眾說沒有對空氣品質造成嚴重影響,比如今年4月7日台化芳香烴三廠發生氣爆事故,環保署於隔天即召開記者會表示:「從昨天事發到今天為止,麥寮附近之空品監測站、光化測站皆沒有偵測到異常數值。」10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