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拉西薩萊宣言

經第二屆國際受水庫危害者暨盟友會議聯署

泰國拉西薩萊,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

翻譯:張如玉(泰國反水庫會議翻譯志工)

校對:鍾怡婷(美濃愛鄉協進會專案執行)

拉西薩萊的鼓舞

我等來自世界各地62個國家的300多位受水庫影響人民、反水庫鬥士以及追求永續與公平的水資源及能源管理之運動組織者,於泰國拉西薩萊村落同聚一堂。我等相聚的這塊土地曾經遭築壩而深埋水底,而今已經重獲新生。水壩閘門已經敞開,河川再度自由奔流,土地再度長出的作物也已成熟,魚群再度優游,社區的生命力再次活躍起來。泰國受水庫影響人民的例子告訴我們大家,只要有決心,努力奮鬥,就能保住河流,土地,文化和主體性。

1997年巴西屈里替巴第一屆國際受水庫危害者暨盟友會議的呼籲:「水應滋養生命,而非帶來死亡」,已於泰國拉西薩萊實現。

我們的成就

屈里替巴以來,我們的鬥爭有了很大的進展。在全球的許多河谷裏,受危害人民的動員及直接的行動挑戰了水壩工業、政府及跨國金融機構。國際反水庫運動已經展現出能量,在技術、政治及道德層面挑戰水壩工業。我們已成功地阻擋了某些水庫的興建,甚至讓某些水庫除役。在一些地區,我們也讓世人體認到受害人民應有合理補償的權利。

山林水土: 
社會: 

政府應重視汞污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去年(2003)2月6日發布聳人聽聞的「汞污染評估」報告。該報告由全球60個國家的150位科學家所完成,同意已有充足的證據顯示汞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嚴重負面衝擊,應採取國際行動來抑制汞的排放。該署已著手協商訂定全面限制汞使用的全球性條約。

現在全世界都可發現汞的蹤跡,且威脅著所有的生物。過去的25年裡,加拿大和格陵蘭一些地方的極地海豹和白鯨體內,發現汞濃度增加了2到4倍。加拿大一些鳥類的蛋裡發現汞的濃度很高,這意味著這些鳥類正面臨著絕種的危機。在較溫暖的水域,大型魚類或是海洋哺乳類也同樣陷於危機中,像是香港的座頭鯨。

人類也深陷危機。根據美國的研究,每年一出生就有腦部傷害風險(學習困難、神經系統傷害)的新生兒人數可能達到300,000;而就全球來講,這個數字可能高達數百萬。另一項針對美國婦女的研究發現,約有12分之1(大約有500萬)的婦女體內,汞濃度超過美國環保署認定的安全值。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我國垃圾處理追隨日本的迷思

環保署及各縣市政府在推動興建焚化爐時,都以日本為師;除了標榜日本全國各處都在人口稠密處興建焚化爐來處理垃圾,不僅乾淨衛生,安全無慮;更招待各級民意代表和鄉、鎮、市長及村、里長到日本(尤其是東京)參觀焚化爐。然而日本焚化政策背後見不得人的陰暗面,卻隻字不提,以遂其灌輸民眾焚化爐為「高科技、安全衛生、無污染、最經濟」的垃圾處理方式。

殊不知日本在推行焚化政策的過程中,已發生許多無法克服且嚴重污染的情形。首先是日本政府以大量預算來補助焚化爐的興建與運作,從1995年到2000年度之間,國庫補助累計高達2,420億日圓(約新台幣605億元);其次日本五家大廠(三菱重工、日立造船、日本鋼管、川崎重工、田熊)獨占市場,而發生「圍標」之嫌,取得行政單位的投標價格後,五家大廠彼此串通,輪流得標以抬高得標價格;戴奧辛排放的檢測條件寬鬆,每年只測1、2次,而且選擇起爐和停爐外的4小時取樣調查,很難反映一年運轉8,760小時實際的複雜狀況,1995年日本焚化爐排放的戴奧辛佔全球焚化爐戴奧辛總排放量的一半;所謂新一代焚化爐的氣化熔融爐,這一、兩年在日本全國各地因技術問題而發生了多起事故,若非有人命傷亡,則不會被揭露出來,應該還有更多的事故發生。

環境與健康: 

21公里的道路有多長?

21公里的道路有多長?它相當於頗受爭議的國道蘇花高(86.5公里)的四分之一;嚴重破壞水資源的北宜高南港頭城段(32公里)的三分之二。這樣的距離,在單調的西部平原上,僅僅是兩三個相鄰鄉鎮的連接,若以一般的行車速度,20-30分鐘即可呼嘯而過。但如果這樣的距離,穿過的是由豐富動植物生態系像串串珍珠般所連結的林地,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

最近在台北的近郊烏來,一條21公里長的道路規劃案正在進行中。這條道路預定連結烏來跟三峽熊空,所穿過之地盡是中海拔原始林地。目前的這21公里景色,林木綿密;老樹枯藤裡,潛藏著許多驚喜,瀰漫著多少清新。僅僅1公里的路程,就可讓人倘佯半天。這21公里的土地,與涵蓋它的這片山林,是山羌、長鬃野豬、與許多現在已難得一見的動植物的家,而人類只是過客。然而人類若僅僅是為著這莫需有的30分鐘,而開闢這條21公里長、5米寬的道路,我們所損失的,將不僅僅是10.5公頃以上的原始林木,而是許許多多不復見的生命,與上蒼造化這樂園所需的千萬年的漫長時間。

山林水土: 

台日環境論壇的省思

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為主題,每兩年一次的第二屆「台日環境論壇」於2月11日結束。從2月8日開始為期4天的會議和參訪,台、日雙方所發表的報告中,我們強烈意識到對有關米糠油多氯聯苯(PCB)中毒事件(油症事件),以及戴奧辛污染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我國官方和民間均未有充分的警覺和危機處理的對策,尤其是對受害者的照護,及污染擴散的控制和場址的整治。

自台、日雙方專家對油症事件的研究,以及對受害者的追蹤調查,都證實多氯聯苯會透過生殖機制,把毒性傳給下一代,造成下一代無辜的中毒和受害。成功大學郭育良教授在其報告《多氯聯苯/戴奧辛類環境毒性物質之人體健康影響:台灣油症》中提到,「我們認為油症中毒乃一生的中毒」,「…..環境毒性物質可能影響到人類的行為,且可以傳給第二代。」;日本熊本學園大學的原田正純教授在其報告《從水俁病到米糠油症,包含越南在內的各地調查報告》中說明,「這種疾病也會影響胎兒,導致胎兒發育與營養吸收障礙,並且出現皮膚暗沉(色素沉積)、濕疹及肝臟肥大等狀況。可見PCB毒素會透過胎盤導致胎兒中毒,…….」。日本政府已於2001年12月承認,油症事件的元兇是PCDF(多氯夫喃)、PCDD(戴奧辛)等戴奧辛類毒性物質。

環境與健康: 

知的權利

在環保署網站的環保論壇上,一位住在某化工廠附近的社區居民抱怨道:「…這間化工廠所排放的廢氣真的非常刺鼻難聞,而且聞了之後常常頭痛不已,並且有噁心想吐的感覺;我家中的幼兒也因長期吸這種空氣,有嚴重呼吸道過敏現象…他們所排放的廢氣就算合法,難道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相信許多住在工廠或工業區附近的人,都會有這類的感受。面對成分不明、五位雜陳的氣體,不敢大口呼吸不說,精神與身體都遭受嚴重影響。而儘管身體已傳出警訊,然而卻不知這家工廠排放的廢氣到底含有什麼有害物質,跟環保署稽查大隊檢舉,常常是查不出什麼所以然。若向司法單位提出告訴,還要自行提出證據證明其污染行為與自身疾病的因果關係。

於是,民眾被強行剝奪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民眾在沒被充分告知的情況承受程度不明的風險。成天門窗緊閉,生活在恐懼、無奈之中。而毒性物質對身體所造成的總總影響,包括過敏、癌症…等等,等於是一種緩慢的凌遲。憲法所保障的生存權,於是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社會: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