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循環利用

循環經濟需要社會力――台東最大國宅改造社區回收站的故事

20200103recyclestation.jpg

故事緣起

台灣現況:源頭分類做不好 資源循環半途廢

我國自2003年底宣示實施零廢棄政策以來,雖然垃圾回收率數字年年成長,但實質垃圾回收成果恐不容樂觀,否則早該有焚化廠屆齡除役而非延役,南投、新竹縣、雲林與台東等仰賴外縣市焚化廠處理垃圾的縣市更不會有垃圾無足夠去處而堆置的窘境。

要落實零廢棄,或者蔡政府上台後大力提倡的循環經濟,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更多的溝通協調與連結,讓垃圾能夠走上最好的管道成為資源。在我國,並不欠缺可以把垃圾再生變成資源的工廠,而是欠缺良好的連結。然而環保官僚在面對每天大量產生的垃圾時,總是求助於可以讓他們暫時把問題忘掉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方便法門,如焚化與掩埋,因此即使零廢棄口號已經出現十餘年,各縣市對於焚化廠的仰賴並沒有減少多少,否則就不會有啟用停擺十餘年的台東焚化廠之議。

【活動報導】「後焚化時代:邁向神奇的臨界點」研討會

日期: 
2019/11/19 (週二)

台灣現在營運中的24座焚化廠,至今有10座已過20年營運期限,其餘也會在10年內陸續到期,各焚化廠將陸續進行歲修。由於處理量能縮減,無焚化廠的縣市陸續出現重啟或新建焚化廠的聲浪。有鑑於台灣已出現非焚化、污染更低的廢棄物處理技術,我們舉辦了「後焚化時代:邁向神奇的臨界點」研討會(註1),讓各界了解「非焚化」的廢棄物處理技術

不焚化、不掩埋,要怎麼處理廢棄物?

環境與健康: 

說好的循環經濟,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日期: 
2019/10/14 (週一)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20191014_112831.jpg

今年8月台東縣長饒慶鈴對外宣示為解決台東垃圾無去處的問題,將啟用已14年未運轉的焚化爐,台東縣議會更在9月4日通過「重啟焚化爐修繕預算案」,預計花費5.63億元啟用台東焚化廠,其中中央補助4.2億元,地方配合款1.43億元。除了以補助「利誘」,中央更以不啟用焚化廠即追回補助以及不給其他替代方案任何補助的「威脅」手段迫使台東就範。中央對焚化全力支持的心態,對照蔡英文總統就職時定調的「循環經濟」發展方向,不禁讓人想問執政團隊,當初循環經濟的承諾,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為此,台東環保聯盟、看守台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海湧工作室、環境法律人協會等七個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向社會解釋為何台東不該啟用焚化廠,並呼籲立院刪除環保署補助台東啟用焚化廠的預算,一起來搶救小英總統循環經濟政策。立委林淑芬以及吳焜裕委員辦公室主任吳東傑並出席接受有四十七個團體簽署的連署書,允諾協助扭轉環保署錯誤施政方式。

焚化本身問題重重――反對台東焚化廠啟用的理由之二

呼籲小英政府落實保存龍崎地景承諾

活動斷層上蓋掩埋場?或設立地質公園?

日期: 
2019/01/10 (週四)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環保團體日前已向大眾介紹龍崎掩埋場場址一帶的生態,這裡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在這活動的生物包含食蟹獴、白鼻心、穿山甲、大彎嘴畫眉、灰腳秧雞、大冠鷲等,而開發廠商歐欣公司在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上只列出三種鼠類,與實際狀況出入太大。在1/10的記者會上,學者及環保團體針對龍崎一帶地質特性,及龍船斷層近年的活動情形向大眾說明,這裡地質非常不穩定,如作為掩埋場整個二仁溪被污染的風險非常高!

山林水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