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循環利用

給它一塊地:讓回收處理設施不再當「偏房」

要建立物質循環的社會,資源回收場和廚餘處理廠等回收處理設施是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過,目前都市計畫若為環保設施規劃用地,通常只會預留焚化廠或掩埋場用地,這兩者雖然被歸類為環保設施,其實是物質資源的墳場,無法讓有用的東西再回到系統裡循環利用,可說是屬於前一個時代的設計。

零廢棄的理想,需仰賴更多回收處理設施消化龐大的資收物和廚餘,遺憾的是,這些回收處理設施目前尚未成為都市計劃看重的必要設施,不會有專屬用地,往往只能委身在掩埋場內部空地、郊區閒置的工業用地或農地;一旦受附近社區居民抗議,只好默默遷離;而在寸土寸金的大都會地區,一家家社區型回收商負擔不起租金而關閉或往偏遠地區遷移,讓蒙其照顧的拾荒者必須越走越遠才能換取微薄收入,連駐紮社區為民服務的清潔隊,也被炒地皮選民們無情趕走,讓人感慨這麼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卻是妾身未明,不能名正言順地擁有規劃用地——我們的都市規劃設計是不是該與時俱進,把回收處理設施視為必要環保設施,考量它們的特性,為其適當選址?

經濟: 

事業廢棄物管理失控如何補破網?

日期: 
2020/08/10 (週一)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20200810095116525274.jpgg

台灣2019年事業廢棄物申報產生量約1,984萬公噸(不含剩餘土石方、污染土壤),其中88.5%來自工業。事業廢棄物高達84%以再利用方式處理,廢棄物搖身一變為產品,其中卻有不明數量循環到農地與魚塭,日積月累下,一步步蠶食我國乾淨土壤、糧食生產用地,危及食安!為此,時代力量陳椒華委員與環保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討論政府應如何補破網,避免我國事業廢棄物管理走向失控懸崖!

誰來拯救罹患「無主廢炎」的資源?

20191209_090155.jpg

躺上台東建農掩埋場上的無主廢炎患者。

我國面對武漢肺炎的防疫工作,扎扎實實地獲得國人甚至全球的掌聲,雖然疫情未歇,尚待努力,但已令國人對政府信心大幅提升。然而,對於另一個可勘比擬為疫情的垃圾危機,不論是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的表現卻拖泥帶水,且錯誤百出,亟待政府高層與整個社會正視。

我們可以把垃圾看作是罹患了「無主廢炎」的資源,也分輕重症,輕者稍加治療(整理或處理),就可再生利用;重者則需要加護醫療(技術密集的專業處理),才可重獲新生;為讓疫情可防可控,必須要有「分艙分流」概念,讓輕重症者能夠區分開來,如果把這些得病或未得病、病情輕重不一的資源患者通通送往火神山(垃圾車),交互感染下,只有死路一條,下場就是火化場(焚化廠)或墓地(掩埋場)。

陳菊包庇中聯毒害水質水量保護區 國瑜放任不作為

20200205-theme.jpg

高雄旗山農地被非法回填中鋼廢爐碴,事發至今已經近七年。雖然法院已判決這是不對的行為,這是廢棄物非法再利用;雖然法律有授權環保主管機關在行為人不清理時,得代為清理,但這批數量高達百萬噸的爐碴,如今還是填在哪裡。這個國家社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且讓我們把這來龍去脈與最近行動記錄下來,讓大家來檢視,一起來督促政府趕快作為!

經濟: 
社會: 

循環經濟需要社會力――台東最大國宅改造社區回收站的故事

20200103recyclestation.jpg

故事緣起

台灣現況:源頭分類做不好 資源循環半途廢

我國自2003年底宣示實施零廢棄政策以來,雖然垃圾回收率數字年年成長,但實質垃圾回收成果恐不容樂觀,否則早該有焚化廠屆齡除役而非延役,南投、新竹縣、雲林與台東等仰賴外縣市焚化廠處理垃圾的縣市更不會有垃圾無足夠去處而堆置的窘境。

要落實零廢棄,或者蔡政府上台後大力提倡的循環經濟,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更多的溝通協調與連結,讓垃圾能夠走上最好的管道成為資源。在我國,並不欠缺可以把垃圾再生變成資源的工廠,而是欠缺良好的連結。然而環保官僚在面對每天大量產生的垃圾時,總是求助於可以讓他們暫時把問題忘掉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方便法門,如焚化與掩埋,因此即使零廢棄口號已經出現十餘年,各縣市對於焚化廠的仰賴並沒有減少多少,否則就不會有啟用停擺十餘年的台東焚化廠之議。

【活動報導】「後焚化時代:邁向神奇的臨界點」研討會

日期: 
2019/11/19 (週二)

台灣現在營運中的24座焚化廠,至今有10座已過20年營運期限,其餘也會在10年內陸續到期,各焚化廠將陸續進行歲修。由於處理量能縮減,無焚化廠的縣市陸續出現重啟或新建焚化廠的聲浪。有鑑於台灣已出現非焚化、污染更低的廢棄物處理技術,我們舉辦了「後焚化時代:邁向神奇的臨界點」研討會(註1),讓各界了解「非焚化」的廢棄物處理技術

不焚化、不掩埋,要怎麼處理廢棄物?

環境與健康: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