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
違法環評瀆職涉圖利 署長張子敬下台負責

全國矚目且極具爭議的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專案小組第五次初審延續會議於上週五(7月7日)舉行,會 議主席簡連貴除了持續迴避重大程序問題外,在全無會議程序變更通知之下,即休息時間後將環保署 及環評委員移到「沒有人知道在哪裡」的會議室,與立法委員、記者及等待現場發言的公民完全隔 絕。同時,不斷限制公民參與,不僅以警力監視欲參與民眾,更在設備未妥善準備下,要求已登記發 言民眾在連線品質極差發言,將公民意見當作過水、只為盡速進入實質審查、盡早強渡關山通過四 接。
轉型成化學安全與永續無毒的經濟
今天要來聊什麼啊?
就前陣子啊我們跟國際消除有機污染物聯盟(IPEN)的夥伴團體合辦了一場研討會嘛,主題就是轉形成化學安全與永續無毒的經濟。內容大部分在談全球化學污染的現況,以及我們該如何思考下一步,如何敦促整個化學工業、以及政府管制的轉型,以邁向化學安全、永續經濟為目標。事實上這場演講的內容和對象比較偏向化學工業界和政府決策者,但其中有許多資訊也值得一般民眾注意、有些觀念也值得深思,所以我解讀整理一下今天來聊有關化學污染以及我們該怎麼辦。
義大利泥岩惡地的保育
義大利對地質遺產的保護活動與法源
長遠的歷史奠定了義大利人民與土地的關聯性,也發展了與惡地的互動性。然而,這種脆弱又極具特色的惡地景觀,是否有相關的法源或經營管理模式,可以加以保護或永續利用呢?
義大利保護地質遺產的相關活動,一開始是由上而下的基礎執行,由政府單位開始植入保育理念,制定相關法規。最早帶入保護美學與歷史價值理念的法律,為1939年6月1號的第1089號法。接著為在1939年6月29日訂定、旨在「保護自然之美」的第1497號法,以及為落實第1497號法而於1940年6月3日制定的第1357號皇家令(Royal Decree),該子法賦予了考古主管機關(Archaeological Supervisory Authorities)執行保護環境之美的任務。然而,至今為止,規劃的清查和保護行動都還沒有落實。1
五角拌X寶興街回收廠拆除案 要求落實公正轉型,保障基層回收業生活
對萬華拾荒者來說,這個年可能是最難過的寒冬。南萬華唯二的地方回收廠之一,在近期陷入了限期停業的窘境,這也將影響周遭近百位拾荒者的生計,將在回收廠消失後備受考驗。五角拌欲藉此契機呼籲政府研擬相關機制,保障拾荒者及相關產業工作者生計,並正視現行法規對於都市回收產業、環境及弱勢拾荒群體之影響。大家可以關注 @五角拌Ngóo-kak ,關注事件的發展及拾荒者們正遭遇的困境!
五角拌聲明稿全文:
對萬華拾荒者來說,這個年可能是最難過的一個寒冬。寶興街回收廠是南萬華地區唯二的回收廠之一,但由於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遭台北市都發局要求勒令停業,即將於 2/15 關廠,屆時周邊受其服務的上百位拾荒者即將無處可販售回收物、導致收入中斷的危機。五角拌身為長期關注拾荒者權益之組織,認為若寶興街回收廠關廠、回收廠於都市消失,將會面臨以下嚴重問題:
問。聖邪門
我躺在地上,望著藍藍天空,四周低沉的引擎聲、人聲,像流水般潺潺流過,老實說,那感覺還不錯。在這座高速發展的水泥叢林裡,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建築,封控了我們的視線,想要好好看著藍天,得躺平了來看,像個井底蛙般。
曾有個精通動植物與原住民文史地理的生態學者跟我說,許多人崇拜水泥,把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築、平整硬實的混凝土鋪面,視為進步象徵;長著雜草的綠地,則是一文不值。在他們眼中,水泥實可封聖,稱之為"Saint Cement",並不為過。
Saint Cement,意譯聖水泥,音譯聖邪門。聖邪門,這名詞好像也可拿來形容許多受到人們崇拜、卻帶著邪門的玩意兒,真是有點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