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公民參與

羅山反垃圾轉運站自救會 致 花蓮縣政府 公開陳情書

日期: 
2020/01/24 (週五)


循環經濟需要社會力――台東最大國宅改造社區回收站的故事

20200103recyclestation.jpg

故事緣起

台灣現況:源頭分類做不好 資源循環半途廢

我國自2003年底宣示實施零廢棄政策以來,雖然垃圾回收率數字年年成長,但實質垃圾回收成果恐不容樂觀,否則早該有焚化廠屆齡除役而非延役,南投、新竹縣、雲林與台東等仰賴外縣市焚化廠處理垃圾的縣市更不會有垃圾無足夠去處而堆置的窘境。

要落實零廢棄,或者蔡政府上台後大力提倡的循環經濟,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更多的溝通協調與連結,讓垃圾能夠走上最好的管道成為資源。在我國,並不欠缺可以把垃圾再生變成資源的工廠,而是欠缺良好的連結。然而環保官僚在面對每天大量產生的垃圾時,總是求助於可以讓他們暫時把問題忘掉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方便法門,如焚化與掩埋,因此即使零廢棄口號已經出現十餘年,各縣市對於焚化廠的仰賴並沒有減少多少,否則就不會有啟用停擺十餘年的台東焚化廠之議。

立院速修環評法!政院莫拖延 本會期前草案送審!

日期: 
2018/03/30 (週五)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立院速修環評法!

政院莫拖延 本會期前草案送審!

深澳電廠環差於3/14以一票之差通過,引社會譁然,亦凸顯《環境影響評估法》亟待修正之需求。現行環評機制並非深澳電廠一案才起爭議,自1994年公布至今24年,因制度闕漏,已累積無數爭議案件,雖行政院及環保署已在立法委員要求下,承諾於六個月內將《環境影響評估法》草案送入立法院,然而環保署的修法草案至今已預告逾半年,六個月後送案又將遭逢地方選舉的國會空窗期,行政機關此承諾所反映的制度改革誠意令人質疑,且並無法回應社會對於盡速改革環評制度之期待。

環境與健康: 

遏止買農地蓋工廠歪風 國土治理亟需轉型正義




20170314illegalplants.png

彰化鹿港製造水龍頭的違章工廠群落(即所謂的「水五金產業」)。

台灣社會其實蠻畸形的。以違章工廠為例,竟然有7萬家左右,散佈在以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等縣市為主的農地裡。這相當於有數百萬人為這些違章工廠工作,雄厚實力讓政治人物不顧形象,積極為他們發聲、護航。據經濟部舉辦的公聽會說明文件指出,民進黨的林岱華(高雄市第4選區 )、何欣純(臺中市第7選區),國民黨的王惠美(彰化縣第1選區)、顏寬恆(臺中市第2選區)等立委,皆曾於2012年至2013年間,領頭提案延長《工廠管理輔導法》中輔導違章工廠合法化之期限,讓這些違章工廠免於被拆的命運。這些提案獲得了16-22人的連署,把這些提案當政績的領頭委員並通通順利連任,真是令人張目結舌。

從嘉南平原出發,推動地方永續治理!

日期: 
2015/07/24 (週五)

有鑑於台灣的環境問題,如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毒物污染與累積,已甚嚴重;即使說經濟上似有成長,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用電量、能源用量,仍然不斷升高;所謂的「永續」、「永續發展」,只淪為口頭禪。這顯然是無法「永續的」。我們必須趕快盤點、弄清楚問題,儘速採取行動。為此,看守台灣協會結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嘉義縣環保局,在7月23日於嘉義舉辦永續治理工作坊,希望能透過公民的參與及監督、活力與智慧,督促縣市施政朝向永續發展、落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20150723susgov01.jpg

在工作坊開幕時,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便表示:「今天由永續治理平台聯盟主辦的永續治理工作坊,堪稱為台灣地方政府和NGO團體,第一次就永續的問題做雙向溝通。 雖然各政府機關口口聲聲都把『永續』兩字掛在嘴邊,但台灣永續指標曾在全球評比的146國家中得到倒數第二。同時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能源依靠進口的程度更是逐年攀升。

氣候與能源: 

韓國首爾市「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節約能源、自己發電、公民參與

韓國首爾市自2012年4月推動「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OLNPP),其為綜合節能、節電、減碳的計畫,推動至2014年6月,已達成節省200萬公噸油當量(2 M TOE)的第一期目標。人權律師朴元淳於2011年當選首爾市長後,即結合了市政府、市民、NGO及企業,在中央政策、法令的基礎及支持下,誠心、踏實、明確具體地推動OLNPP各項執行計畫,實值得我們警醒、借鏡。

有鑑於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所造成的極大損失及其為環境與民眾健康所帶來的巨大威脅;又看到國家須進口大量能源,而須對外支付龐大費用,且能源自給率低、能源獨立性差;再考量到全球浩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所引致的氣候變遷危機,於是誕生了這個由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推動的計畫。2011年在朴元淳市長領導下,成立「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市民委員會,推動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各項工作。

經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