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世界衛生組織新空氣品質標準的理想與現實

去年的10月,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在確保人類健康的前提之下,公佈了世衛的新空氣品質標準。相較於過去的標準,懸浮微粒小於10微米粒徑(PM10)的年平均濃度將從過去的每一立方公尺70微克,降至每一立方公尺20微克。除此之外,臭氧的濃度標準亦從過去的8小時平均每一立方公尺120微克(= 61.125ppb),降至每一立方公尺100微克(= 50.94ppb)。另外,二氧化硫的標準則從24小時平均每一立方公尺125微克(= 47.85ppb),降至每一立方公尺20微克(= 7.64ppb)。

世衛會有如此大幅度的修正空氣品質標準,其實反映的就是過去的標準過於寬鬆,在過去的標準之下,事實上並未能確實有效的保護人體的健康。因此,世衛當然有此義務,根據科學的數據來制定符合創立世衛宗旨的空氣品質標準。依據世衛的評估,在新的標準之下,每年最多可以減少污染城市的死亡率15%左右,並且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發生率等,同時亦可間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於舒緩全球溫室效應的發展。

環境與健康: 

蘇花夢魘再舞

沉寂已超過三年的蘇花高近日又被搬上舞台,不曉得是不是中央民代及總統大選在即的關係,政治人物藉著與中央權限有關的事宜,賣力演出政治秀來討好選民?

蘇花高在2000年2月通過環評審查,同年6月定稿。交通部於2002年底同意興建。2000年與2004年的大選,陳水扁、連戰、宋楚瑜都提出支持興建的選舉支票。2003年底行政院長游錫堃在環保人士強烈抗議下,重新檢討興建蘇花高的必要性,並提出先做政策環評指示而宣佈緩建。謝長廷院長接著指示永續經營與社會公義不能偏廢,要求九百億的預算慎重評估。

但是,這幾個月卻出現了重要變化。2006年11月蘇貞昌院長表態支持興建,12月底環保署環評大會提供對交通部的北東地區間運輸系統發展政策評估參考意見後,各方都明確的報導即將興建。

看來就要蓋了!因為有權有勢的大小官員與政治人物最近都說要蓋了!2007年1月政務委員林錫耀更露骨的指出「蘇花高若不興建恐將釀成另一波核四風暴、況且陳水扁與蘇貞昌都已答應地方了」 ;環保署環評科科長也對著媒體說蘇花高即可能在1月中定案;看在環保團體的眼裏,這些發言都是現實的當官嘴臉。

特定議題: 

放假就去做步道

電視上有個賣加強骨骼鈣質的藥品廣告,大意是說,如果你要去爬石階步道,兩腿酸痛無力的話,請長期服用這個保持骨頭強壯的藥。這個廣告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這種藥品也大賣,或許箇中原因不能只歸功於廣告行銷創意的成功,而是這個主題深深打中了登山客的心坎之痛,那就是 ─ 石階傷腳。

長期以來,我們想到步道,就想到鋪面;而且鋪面彷彿越堅固耐用,被認為越確保健康安全。只見政府到處發包工程換上花崗岩石階,常常去登山健身的朋友們,卻會因此傷身;這豈不本末倒置。很多山友聚在一起,總會抱怨石階工程不知所以,而且發現大家有個共識,就是「逃離石階」,在旁邊軟泥草地另外走出一條新的小徑,小徑總比石階受歡迎許多。

政府工程大型機具上山,運載沈重的進口石材,在原定路線外開挖施工便道,再以水泥打底穩固花崗岩石階;而遊客避走石階,另外開闢蹊徑,造成植被破壞、侵蝕坡面,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原本要透過步道去親近的山林自然生態,卻被破壞殆盡。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常常只能嘆氣,卻無能為力。

社會: 

NGO選總統

台灣的選舉非常激烈,候選人與助選員選得很辛苦,尤其是總統大選。但選得越辛苦,不代表當選後服務人民的表現會越好。往往選前人民是主,選後當選人是主,人民只是投票的工具。要改變這種情形,讓人民在選前選後都能作主,得靠NGO(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公益組織)。

如果一個地方有一群人組織道路關懷協會,聘用專職人員與組織志工來落實成立宗旨,相信該地方的道路安全與交通品質會大大地改善。更大膽地說,道路關懷NGO一位專職人員的貢獻抵得過十個以上的道路公務員。同理,如果沒有環境NGO不斷地對政府部門施壓並遊說人民,以垃圾為例,台灣的垃圾不會減量,政府「服務」人民的方式還是圖利廠商興建焚化爐,製造二次公害。

很顯然的,人民靠「選賢與能」選出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後,這些「菁英」即使不貪不污,帶領公務員服務人民的能力還是很有限;有道路就好,奢談更好;垃圾眼不見為淨,別談零垃圾理想。要確保人民選前選後都能作主,事實上就是要實踐所謂的公民社會。人民關心公共事務,組織人民團體來實踐宗旨,尤其在選舉時能提出自己的政見,要求候選人簽署,選後並予以監督、協助落實,這樣才比較有保障。

社會: 

測試你與大自然關係的心理測驗

讓我們先閉上眼睛,試著想像,在你眼前,有滿山青翠的綠色小丘草原,被四周的海洋環繞,陽光暖暖地從西邊灑在草原上,海平面上亮閃閃的,反射著午後長日將盡的點點光芒,草原上人跡罕至,只有一些擅長跳躍的黑山羊,他們不怎麼怕人,你想躡手躡腳地跟著山羊的足跡,間或還有幾聲鳥囀打破眼前的寧靜。你想走上草原,把夕陽看個更仔細,坡度並不陡,如果此時出現一條不知哪裡來的水泥石塊,在草原中切出了一條路,你會選擇走柔軟富彈性的草地四處沒有拘束地閒晃?還是會踏上堅硬冷冰,隔離草地泥土的水泥石塊鋪面?

你可以相信這是一個心理測驗,藉此瞭解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跟我一樣,選擇跟山羊一樣自由地遊走,或者在草原上打滾、大字型地張開手腳仰望天空快速漂浮的雲,趴著撥開密密的草原之間,觀看保護色下忙碌生活的不知名昆蟲,因為我們都是真正愛大自然的人,我們會盡力減少對這片草原生態世界的干擾,我們無法忍受看到怪手開上這個草原,挖開筆直深切寬大的施工道路與步道路基,我們也無法忍受這片草原還要建一個涼亭,命名為觀海亭,海就在眼前,整片草原哪裡都可以觀海,更奇怪的是,這個草原所在的台灣東南方熱帶小島嶼,根本沒有多少人,船班飛機班次也少的不會帶來太多遊客干擾,這片草原竟然要指定一個起點、一個終點,然後蓋一個大大的停車場。

社會: 

繽紛的生命

上帝送給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沙漠國家最大的財富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石油。然而石油將於四十年後用
盡,這些國家未來也將漸漸由富裕再度走回貧窮。而上帝給了台灣更大的財富,祂讓這塊福爾摩莎的小島具有繽紛的生命或者說是「生物多樣化」。

這個小小島上至少有植物4000種,昆蟲18000種,鳥類420種,爬蟲類97種,蜘蛛320種,蕨類600種,哺乳類71種,兩棲類34種及陸貝類238種。不但如此;我們的海洋也是生物多樣化,海水魚有2300種,海藻有600種,蝦子有400種,螃蟹有346種,珊瑚有300種及棘皮動物有150種。台灣森林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氣候而有不同的林相,多樣化的森林植被提供多樣化的食物與棲地,豐富的食物鏈與生態平衡造就台灣的生物多樣化。

生物多樣化到底有什麼價值?

其一當然提供我們審美和博雅上的價值,神秘的蛾類、漂亮的金花蟲出奇競豔的各種繽紛生命,足可笑傲國際舞台。然而所有赤裸的豔麗需要親身去體會、去觀察。正是所謂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同時培養自我原創性的靈感。

其二是基因庫和科學上的價值,舉例來說現代醫學中使用的藥物中有70%模仿分離自250種植物的自然化合物製成。事實上已被清楚檢驗視為醫藥功效的植物尚不及1%。所以一個國家保有越多生物多樣化,就是為後代子孫保有更多的可能。

山林水土: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