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戴奧辛

戴奧辛是75種同類化合物的統稱,無任何商業用途;它是由含氯的廢棄物燃燒後,或是製造含氯的產品時,所產生的有毒廢棄物。聚氯乙烯(PVC)塑膠是醫療廢棄物中氯的主要來源。在衛生保健中通常使用的聚氯乙烯產品有:醫療器材,像點滴袋、手套、輸液管、氧氣罩、褥套;包裝和辦公用品,像醫療夾。

●污染

醫療機構燃燒像PVC含氯的廢棄物時,焚化爐的煙囪就會排出戴奧辛。戴奧辛的微粒會隨風飄散,然後落到地上或水中;現在我們知道它可能飄到數千哩之外。戴奧辛被草食動物和魚吃了,不會完全被分解,而會隨著食物鏈移動。人類的戴奧辛污染百分之九十來自於我們日常的食物:肉類、乳品、蛋類和魚類。

戴奧辛積聚於脂肪組織裡;由於母乳含有高量脂肪,授乳嬰兒戴奧辛的攝取量為成人的五十倍,且在其最易受戴奧辛毒性傷害的授乳期所受到的污染佔其一生的百分之十。

由於戴奧辛像滴滴涕(DDT)一樣是為長效性的化合物,不易在環境中被分解,所以任何人體內均有或多或少的戴奧辛;且會在體內積聚,連續低劑量進入人體會在體內的組織裡累積起來。

●對健康的影響

※癌症:根據著名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證實,戴奧辛為人類致癌因子。肝癌、肺癌、胃癌、軟鼓和關節組織的癌症、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全都和戴奧辛有關。

環境與健康: 

廿世紀的電力系統與數位經濟格格不入

根據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的最新報導,目前大型燃煤和核能電廠都無法提供嶄新的數位經濟所需要的高品質、穩定可靠的電力。因為集中式電廠和輸配電線路的脆弱性所造成的電力中斷,使美國每年付出高達八佰億美元的成本。

「我們剛進入廿一世紀,仍然使用無法提供我們的經濟所須的電力系統,」『微電力-下一代的電力世紀』(Micropower: The Next Electrical Era)的作者唐塞斯(Seth Dunn)說:「今日的經濟型態所須要的高穩定性的電力,僅能由即將上市的新一代微電力系統來提供。這些系統可由家戶和企業自行生產其所需的電力,且其污染甚低。」

包括燃料電池、微型渦輪機、和屋頂太陽能板等新微電力技術,都是目前燃煤電廠和核能電廠的百萬分之一的尺寸,而如其『大表哥』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則微乎其微。微電力數十億美元的市場潛力,已驅使投資人蜂湧購入某些相關的新公司,造成今年早期這些公司的股價高漲。

氣候與能源: 

美國環保署新的戴奧辛報告中的重點

●對健康的影響

◎戴奧辛致癌風險比1994年的報告高十倍,環保署現正考慮把戴奧辛列為「人類致癌物」。

◎戴奧辛是強效性有毒化學物質,對動物會產生廣泛的各種不同的效應;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很多這些相同的效應。暴露在一般濃度(背景值)下,可能已對人類產生了負作用。

◎微妙的效應,例如對學習能力、甲狀腺和肝功能的影響,以及增加受傳染病感染的效應,已在暴露於戴奧辛背景值下的孩童得到印証。

◎在目前人類暴露的範圍內,戴奧辛可能造成人類新陳代謝、發育/生育生理、以及其他的負作用。這些作用的証據來自於為數有限的人類暴露於戴奧辛的研究。這些研究已測出在生化和生理上的微妙變化,包括肝功能的變化、男性生育荷爾蒙濃度的改變、對葡萄糖承受能力的降低、以及有可能患糖尿病。

◎在人類一般暴露量以上的話,戴奧辛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流產和死胎、畸型兒、女嬰多於男嬰、出生時重量不足和發育遲滯、以及癌症特別是呼吸道癌症和軟骨組織腫瘤等有所關聯。

環境與健康: 

【新官僚舊思維】民眾的無理 VS. 環保署的合法

舊政府時代,每當民眾抗爭時,都會被約化為「無理」、「暴民」;因此目前在位的新官僚中,也有人當年擠身在「無理的暴民」中,對環境或政治的議題來做自力救濟。環保署長林俊義在九月一日針對上任三個月來的環保施政發表感想時說:他十分灰心,並不是環保工作的困難,而是對社會上各種無理環保抗爭,讓合法處理的環保施政,每每遭遇圍廠、抗爭,……。我們想要請教林署長,當公權力無法保護民眾有安全的生活環境時,民眾採取的自力救濟行為屬於「無理」?或是民眾要「合法」的等待死期的到來?

環境與健康: 
社會: 

【新官僚舊思維】醫療廢棄物危機的省思

廢棄物處理的問題接二連三的浮出檯面,繼旗山溪有毒廢液污染後,有芳苑烏溪紅水污染、桃園許厝港海邊魚群暴斃、竹南中港溪出海口大量魚群暴斃、新豐汞污泥、醫療廢棄物無處去、…雖然嚴刑峻法侍候違法的業者,但是更多的非法業者卻在環保單位的治外法權下猖狂肆虐,看不到環保單位和事業主管單位拿出有效可行、或長治久安的辦法來整頓;在所有廢棄物的管理上,我們看不到新官僚有任何的新思維。

就拿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醫療廢棄物來講,這個問題並非新問題。在舊政府時期,視焚化方式為消滅廢棄物的不二法門,不曾思考其他更有效和具生態效益的管理方案。環保署長林俊義說:…..在國內由於過去法令過於嚴苛,將其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但在國外是將其納為介於有害與一般廢棄物之間的廢棄物,只要經過高溫滅菌處理後,即當成一般廢棄物,可以進入焚化爐或掩埋場,………。我們的困境在於政策制定者未能具有高瞻遠囑的思維,而又不肯廣納民眾的意見,還是停留在「你是民、我是主」那種封建民主的心態。我們不知道林署長所謂的「國外」是指那裡,我們所看到的歐美國家對醫療廢棄物的管理有很好的規畫和處理。

環境與健康: 
社會: 

日本Nose的戴奧辛抗爭

1、日本的焚化政策和戴奧辛污染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署的資料,1995年日本廢棄物焚化所產生的戴奧辛,約佔全球排放量的百分之四十。日本廢棄物處理政策依重於焚化方式,而不重視減量、重複使用、及資源回收。

1997年,厚生省終於把控制戴奧辛排放的規定加嚴。由於這項新的規定,厚生省的報告說戴奧辛排放的總量已降低百分之五十四,由1997年的5,945~5,965公克降到1998年的2,625~ 2,645公克。

然而,以焚化為主的政策仍未改變。新政策的方向是所謂的高科技焚化。由於未同時要求產業界減少有害廢棄物和使用化學物質,我們惟恐這個政策會引發化學污染的危機。

換言之,由於關心民眾的行動和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所採取的科學調查,最近日本到處都有很多未被發現的、潛伏的污染地點被發掘出來。

Nose的戴奧辛污染,是日本政府長期來忽視科學家及民眾對袋奧辛有關的危險所提出的警告,而因一座運轉了9年的焚化設施,所累積而得的最嚴重的土壤污染。

2、Nose的焚化設施及污染原因概述

Nose鄉位於大阪郊區,人口15,000,鄰接27,000人的豐野鄉。通勤到大阪上班的年輕人逐漸移入這個地區,但是傳統的農耕仍是Nose的主要產業。

環境與健康: 
社會: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