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化解貧富鴻溝 削弭恐怖主義

就在美國急欲對伊拉克發動攻擊之際,峇里島與菲律賓接連遭到恐怖攻擊,全球又瀰漫在一股恐怖的氛圍中。世界首強與無所不在的恐怖份子兩者之間一觸即發的戰事,隱隱地牽動每人不安的神經。在這脆弱的世界經濟體正遭受嚴厲考驗的同時,身處物質世界中天堂與地獄的兩方,卻選擇了玉石俱焚的方式抒發一時衝動,令人至憾。

我們並不贊同恐怖份子所為,但也不敢茍同美國的反恐大幟。在驚慌悲愴過後,我們更應嚴肅思考的是,為什麼在這看似文明的社會中還有恐怖主義的立足之地?如何從根源消解恐怖份子的愿懟之心,應比處處提防圍堵的對策更有意義。就好比污染防治要從源頭解決,那什麼又是恐怖之心的根源?

在全球人口突破60億大關的同時,卻有超過10億的人口每天收入少於1美元!然而,世界前20%富有的人口就消耗掉全球70-80%的資源:這20%的人口吃掉45%的魚肉,使用84%的紙張,擁有87%的汽車。光這20%的人口的生態足跡,地球就難以承擔。確切地說,這20%的富有人口擠壓了其他人類與生物的生存空間;這樣的貧富差距讓恐怖份子師出有名。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活生生地在大家眼前印證了。

經濟: 

無能立法的萬能立委

立委李慶安事件讓社會大眾看到部分立法委員濫用其言論免責權從事表面上在為民喉舌、揭發醜聞、監督行政官員,但背底裡可能進行政黨鬥爭與政治利益分贓。此事件並在媒體巧妙的搭配下,演出立法與司法混為一談的光怪陸離現象。就在舔耳疑案進入正軌司法程序的同時,台灣人民應藉這個機會檢視整體立法委員身為國家的立法者,是否有切實執行法案制定與審查的工作,對於高知名度且形象清新的萬能立委,也應該抱著懷疑的態度。

愛台灣從看守集水區開始

美國聯邦環保署在慶祝30週年淨水法案 (Clean Water Act)實施的同時,面對全國的水體仍有大部分仍未到達標準,從今年六月開始,特別展開持續一年的運動,有系統的來教育美國民眾更認識集水區,水資源保育,水質監測,乾淨用水及非點源污染,希望透過更多的民眾參與水資源保育,來達成淨水法案立法的目的。1972年誕生的淨水法案在建立一個基本的架構去規範污染物排放到水體的行為,並給予聯邦環保署為主管機關地位,以執行污染管制計劃例如對工廠設定廢水排放標準。法案也同時對所有水體設定了水質標準,視任何人排放任何污染到水體為違法行為,除非有得到排放許可。淨水法明定都市家庭污水處理廠的建造為政府的計劃,更在1987年,針對水質的改善,成立淨水州循環基金 (Clean Water State Revolving fund)透過聯邦環保署的循環借貸策略與州政府建立夥伴關係。三十年來在淨水法不斷的修法中,有更多新的集水區管理計劃措施以及有關水與土壤保育觀念融入法理念中,也有更多事業機關的行政參與及研究合作;但是,淨水法案在確保水質保護的承諾是不變,為了達到這樣的承諾,聯邦環保署必須要負起責任。

山林水土: 
社會: 

就水資源議題分享參與「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心得

目前在全世界仍有1億2千萬人仍生活在沒有乾淨飲用水的狀況下,以及每天有6000名幼童死於衛生下水道不足所導致的疾病的同時,今年從8月26日到9月4日所召開的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揭示了水是人權,同時也與貧窮密不可分,並強調水與衛生下水道是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這裡所指的貧窮不只是指第三世界的貧窮國家,更包括富裕國家的都市與邊際土地上的窮人跟弱勢族群。在台灣,不當的大規模水資源開發犧牲弱勢與鄉村居民的利益,不公平的土地利用造成邊際土地窮人的產生與山林水資源的破壞,以及缺乏整合性集水區管理而引發的土石流與水災,所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都是司空見慣。而回到全台灣的首善之區--台北市也只有達到28%的衛生下水道普及率,更遑論其他市鎮,難怪彰化縣立法委員邱創進曾說: 「彰化全境的衛生下水道為零,比第三世界的窮國還不如!」從永續發展觀點來看,台灣是富裕經濟社會的貧窮國家,也是漠視人權的民主國家!

山林水土: 

九二一的省思

三年前的921,震碎了多少家園。那一夜,至今仍讓人餘悸猶存。這天災提醒已習於安逸生活的我們,莫忘了大地的存在。

自此地牛翻身後,遭受重擊的我國,在國內外複雜的政經環境交錯影響下,使得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經濟成長率每況愈下,仍陷於「發展」就是「經濟成長」的我國政府,不由得慌了手腳。拼經濟的口號不絕於耳;經發會、挑戰2008,迫不及待地以犧牲環境正義來向企業描繪一個又一個大餅;而此同時,國內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更,侵入了教育界,學雜費的暴漲使得教育再也不是人人可有的權力。環環相扣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就如此同時朝向「非永續」的方向前行。921原本提供了國人一個重新思考未來走向的契機,但顯然我們並未善加把握。

今年的921,適逢中秋,月圓人圓的祈求,對多少家園因地震而破碎的人們,是多麼難以承受。一向負有平息人心之責的宗教界,因此於是日舉辦了多場祈福法會。

的確,人心的善惡乃是社會不公與環境破壞的根源;因此在祈福之餘,我們更應思索的是如何扭轉敗壞的人心,使其朝向善的一面,並從而使這個以競爭為本的社會體制,轉為以互助為本的社會體制,使這個耗費資源、過度生產與消費的經濟體制,轉為珍惜資源、以真正需求為本、且對環境友善的經濟體制,那麼我們才可走向永續發展之道,這也才是全民真正的福氣。而這轉變的力量,在於我們的願景、決心與行動。

經濟: 

零垃圾在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上成功了!

零垃圾方案在高峰會的全球論壇會場,初步數據顯示減量70-80%,零垃圾哲學所達成的績效比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的平均好到300%到400%。

最近結束的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有個顯著的成功故事,就是在約翰尼斯堡全球論壇的零垃圾方案。由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AIA)支持的非洲地球生命(ELA)所執行之零垃圾方案,在垃圾減量的成效遠高於所有其他高峰會的會場。雖然,初步的數據顯示在全球論壇會場裡有70%到80%之間的減量,不論最後的數據如何,已遠超過整個高峰會25%的總合。

約翰尼斯堡非洲地球生命的計畫協調員穆納拉卡哈尼(Muna Lakhani)說:「這不僅強烈地顯現出以零垃圾為組織原則的優點,更顯現出非政府組織也有能力和政府機構一樣,來提供創意性的環境服務;這種創意性的環境服務在有限的資源下,配合完善的規劃和有決心的團隊,證明了從掩埋場和焚化爐可減量大量的垃圾。」

環境與健康: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