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永續發展

總量管制,地球會希望年底與明年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

我國廢棄物問題嚴峻,日趨頻仍的廢棄物、廢土非法處置事件,象徵著合適的最終處置場址難覓、環境涵容廢棄物能力已趨於飽和、維護人類生存基礎的生態環境已退無可退的事實。因此,除了環團一再呼籲政府應支持民間版《資源永續管理法》草案的立法,儘速採取廢棄物總量管制手段,加強資源節約使用、明智運用與循環利用,透過源頭管理避免廢棄物產生以外1 ;近來立法院預算中心也發出警訊,指出全國垃圾掩埋場容量只剩9.74%的事實,呼籲政府應力推零廢棄,「應加強廢棄物源頭減量、分類回收措施,並規劃長程垃圾處理政策,邁向資源循環零廢棄目標。」2

環境與健康: 
經濟: 
社會: 

廢棄物未細分類回收就送焚化爐,我心不安——怎堪違反環境倫理的焚化爐成為台灣常態!

20220606-01.jpg
臺東市東海國宅社區廢棄物細分類回收站分20類

二十三年前,我擔任台東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時,兼任台東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評估臺東縣焚化爐時,聽聞環保署焚化爐興建工程處的說明,一時以為焚化爐可處理大量垃圾,又可發電,堪稱環保設施。但經過一番認識,除了戴奧辛疑慮外,最讓我不解的是,明明應該宣導簡樸生活、從源頭減量、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但焚化爐一啟用,要滿足每天三百噸的垃圾量,不是鼓勵製造垃圾嗎?但2000年8月3日第四次環評會議,臺東縣政府不讓反對焚化爐的臺東市賴坤成市長與焚化爐所在地的反焚化爐代表參加,我要求緩議也不成下,表決通過興建。接著承諾反對興建焚化爐到底的參選人徐慶元在當選後,於2002年5月初,竟然毀諾動工。到底焚化爐有多大的好處,竟然讓環保署與台東縣二十多年來的歷任縣長樂此不疲?

生物可分解塑膠,能治好我們的塑膠依存症嗎?(上)

近年來國際上減塑的聲浪一波強過一波,生產塑膠造成的碳排放、塑膠中的各種添加劑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塑膠垃圾不僅充斥土地、甚至在海洋中形成一片面積有三個法國大的垃圾島,更別提現在已經被許多科學家觀察到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這些議題早就不再只是過去少數聲量微薄的環保團體在角落裡苦口婆心,而是世界上各大主流媒體也在大聲疾呼。因為人類真的怕了吧,過去一世紀以來我們對塑膠養成的依賴症,已經變成了無法戒除的毒癮,一邊帶給我們方便與快樂;一邊慢慢毀滅我們的世界。

於此同時,人類仰賴科技來解救我們的期望不曾減少,於是生物可分解塑膠異軍突起,儼然以減塑救星之姿降臨:「我是塑膠、但我是環境友善的塑膠,相信我,不用再煩惱丟塑膠垃圾的問題了」。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是否能夠全心去擁抱生物可分解塑膠,將減塑什麼的都拋之腦後,還是要稍微回憶一下過去是否某些偉大的科技進步到頭來卻付出了代價,而要環境及後代子孫去承擔?

社會: 

世界地球日 台灣還好嗎?

日期: 
2022/04/22 (週五)

他們只說經濟成長率,他們不說的是……

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的世界地球日,每年提醒著人們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然而五十二年過去,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高昂,各國政府、NGO與企業也推行了大大小小的環保行動,但我們的大地母親似乎狀況越來越不利於其上生物的生存!

環境與健康: 
氣候與能源: 
社會: 

世界地球日 悼念李永展教授

日期: 
2022/04/22 (週五)

422是世界地球日,環保人士理應歡欣鼓舞地號召大家一起來愛地球!但今年的地球日,我們難以歡欣鼓舞,一方面翻開去年的官方統計資料,觸目心驚的數字證實了我們對去年媒體頻頻出現「台積電」相關新聞的憂心:半導體產業大好且帶動其他工業發展下,我國的廢棄物數量與用電量果然大幅成長,我們母親大地的負荷又要增加了!事實上,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雖然我國從1970年代起至今,在這塊土地上活動的人口數只變大1.5倍,但經濟體卻變大了27倍。這龐然大物,可不是這座小小島嶼可以承受得住的,許多兒時的美好回憶,只能塵封在腦海裡,隨著時間流逝,後代子孫是難再品味了!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