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沒有說明的事
上週連日大雨特報,氣象報告很準確地預告了「超級豪大雨」,這種以前很少聽見的用語,現在成了真實世界發生的狀況,也許最近好天氣已經讓我們淡忘了先前天天陰雨綿綿的感覺,但是對於在基隆麥金公路或南投山區罹難家庭來說,那是永遠的失去與一輩子無法忘記的梅雨季。曾幾何時,梅雨季節時間延遲,而且單日暴雨,而又曾幾何時,極端氣候比我們之前經歷過的更反覆無常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前工程學界常常以五十年、一百年的週期去計算工程所能抵擋天災的強度,並依照過去的經驗法則去規劃設計。然而麥金公路當初開通的時候,大概沒有想過,不用五十年,土石流的瞬間流量就會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天人永隔;中橫公路當初靠榮民胼手胝足打鑿、克服天險、人定勝天之後,大概也無法想像,現在不用到颱風季節,整條公路就會被阻斷、水流淹沒橋面路面的景象。
當代的天災肇因於人禍而只是以天災的型態展現出來,我們不知道自己開汽車排放二氧化碳之後,何時會遇到極端氣候的災難臨頭,工程師卻告訴我們,這一切工程都能夠克服,救災搶險變成現在不確定下的工程主調,而且當救災大帽子扣上的時候,環境價值就必須噤聲退位。一再地救災搶險成為下次災難的源頭則是下一次的事情,遇到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