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社會公平

胡亂減稅與浮濫徵收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教授)

眾所皆知,不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財政問題長期以來皆相當的嚴重。這個會期立法院恣意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國民二黨卻都反向操作,競相加碼的大幅度減稅,如此一來,必定會加劇敗壞國家財政,並將龐大債務留給子孫,我們除了會因此離社會福利國家愈來愈遠、社會兩極分化狀況恐會愈加嚴重之外,這也會促使地方政府濫用土地徵收公權力,剝奪人民在憲法中所保障的權利。

基於過去戒嚴統治體制的延續,我國的財政分劃仍然是維持著中央集權管制方式,中央政府過去平均掌握了約五成左右的地方財政資源,這使得地方政府往往面臨著財政的困難,必須仰賴中央政府關愛的眼神。地方政府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往往努力另闢財源,擴大自己所能夠掌握的稅收,如地價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等,如此一來,土地開發(或炒作)就演變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業務之一。

由於農地並不課稅,因此透過都市計畫的新訂、擴大、或變更等規劃機制,及經由區段徵收或是市地重劃的開發手段,地方政府與財團、建商及地方政治經濟菁英密切合作,變成了土地開發的機器(或是怪獸)。這個嗜土的怪獸不斷地吞噬都市周遭的農地、山坡地及其他非都市土地,並將其轉變成為可以出售的建築商品,藉由誇張及迷惑的廣告行銷,在市場上交易,這雖使得地方政府得以因此來課徵上述重要的地方稅目,但是卻也造成了我們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

人民居無所,談什麼慶祝建國百年!

值此房價高昂、土地及社會問題嚴重之際,孫中山先生一百年前的論述,頗值得再予以重視。孫先生領導國民革命,倡議平均地權,獲得海內外廣大的迴響與支持。由於土地壟斷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孫先生對於土地之漲價增值完全歸私,持相當反對的立場,他於一九二○年說:

「前者值數元一畝之地,忽遇社會之進步發達,其地價乃增為數百元數千元一畝者不等。有其地者,不勞心、不勞力,無思無維,而坐享其利矣。細考此利何來,則眾人之勞力之致也。以眾人之勞力集思以經營之社會事業,而其結果則百數十之地主享其成,天下不平之事,熟過於此?」

如今,大都會區內之房價貴的離譜,僅少數富有階級才有能力購屋,一般民眾只能望屋興嘆,此再度成為社會極為嚴重的問題,著名作家古蒙仁先生並為文歎恨,「在地人要想買一戶單純的住家,此生已注定無望」。

若問房價高漲的原因,是來自於建商或財團對於土地的改良嗎?非也,由於土地與一般商品不同,有其稀少性及絕對性,彼等因此將土地視為是炒作獲利的絕佳工具,透過政治力的運作,不斷地哄抬地價,並幾乎將土地增值部分全部攬歸私有,造成了社會極不公平的景象。現今的土地增值稅由於稅基及稅率制度的不健全,根本無法達成其原先設定之目的。

社會: 

一條路的省思

日前注意到一則小小的報導,指出住在山上的部落,常因風災造成對外道路交通中斷,使得「部落所種植的蔬果沒有辦法銷出去,眼睜睜看著辛苦種植的蔬果爛掉,血本無歸,孩子的生活費、學費沒有著落,束手無策心急的模樣」,令人無法釋懷。該文作者因而呼應最近梨山居民的訴求,希望政府在顧及環保之餘,也要基於人權,想辦法給這些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正如蘇花高,中橫公路上谷關至德基路段是否應編列預算予以復建的爭議,常被視為環保與經濟的對立。然而撇開傳統的論戰思維,先不論這些居民是否住在不該住的地方,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些山中居民的需求,也就是他們進行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理論上他們所種植的蔬果已可自給自足,可如先人般享受著山中無歲月的生活,但如今卻為了孩子的學費而必須付出額外的勞力,與外界交易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就在他們與許多老百姓們為教育費用而傷神之際,最近又傳出教育部為延攬國外優秀學者,提出薪資無上限計畫,進一步推升了國人的教育成本。

當然生活中不只教育費用,尚有食衣住行等多種需求,讓許多人陷入忙碌之中,卻未曾有閒好好思考忙得是否合理。若這個社會是立基於互助、尊重、共享的社會,要滿足人們生活上的基本需求,以目前的知識技術水準,原也不是難事,理論上現代人們會比先人們生活得更為悠閒,更有能力建構自給自足的小型社會,而減少對外貿易交流所需的舟車與勞頓。

社會: 
特定議題: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社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