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碳排放與節能減碳

從聯合國2014年氣候會議談我國該有之作為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0)於12/1至12/12在秘魯利馬舉行,有接近兩百個締約國參與。由於台灣在聯合國並無正式地位,因此一向被排除在締約國名單之外(且往往都是被併入中國評估)。

不過有些締約國在這次會議中,基於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十分可觀而建議將台灣亦納入締約國之一;同時也特別提及台北市的U-Bike政策對改善環境之肯定態度。

在台灣並非締約國之前提下,於該大會結束前八成不會受到任何關切;不過德國環境智庫「看守德國(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於十二月八日,發表了今年度針對58個高度關切國家所評估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5;CCPI),將台灣納入評估,其結論為『在氣候變遷表現』指標中,「中華台北」的表現排名為54,比去年排行又掉了兩名。同時在其嚴格審視以致前三名表現最佳之地區從缺的情況下,台灣簡直是吊車尾。

遠見「低碳城市」 應從挑戰「拚經濟主義」著手

年底七合一選舉在即,欣見各地方政府紛紛將低碳城市議題以具體作法形諸自治法規與政策,包括台南市府率先宣布禁用保麗龍、桃園縣府鼓勵汰換排氣汙染高的二行程機車,並補助換購電動機車、彰化縣府與巨大集團準備推出公共自行車系統等。台中市府也通過「台中市低碳生活自治條例」,其措施包括在指定公告低碳示範區全面禁行燃油機車,而引起「119反禁摩」串連準備上街抗議。近日在機車業者抗議之下,台中市府傾向縮小為水湳經貿示範區域,且將研擬一併限制燃油汽車,並宣稱其實示範大於實質意義。

在節能減碳大趨勢下,逐步對燃油汽機車增加更多限制,以及提高其使用成本,並以政策引導趨向低排碳的交通運具,政策符合未來趨勢。但台中市府公告之初即延後政策實施時間,要到7年後,也就是110年元旦才全面禁行,若開罰亦僅新台幣500元,而獎勵汰換措施要到105年才訂定,以避免影響選舉與任期,但又可得到環保署低碳城市的肯定,對環保團體畫遙遠大餅。

氣候與能源: 
經濟: 

瘋土民傾 隨瘋而逝

V15N4
NT$120.00
價格: NT$120.00
出版品: 
環境與健康: 
氣候與能源: 
經濟: 
社會: 
看守台灣季刊 第十五卷 第四期
2013冬季號 Vol.15 No.4
新聞局登記
局版台省誌字第1170號
售價150元




【目錄】

編輯草堂

專題企劃:瘋土民傾

地球正在加倍奉還:永續還有可能嗎?

日期: 
2013/12/01 (週日)
《2013世界現況》新書發表暨研討會 新聞稿

20131201SOW.jpg

在美國華府的「看守世界研究中心」 (Worldwatch Institute),將2013年出版的《世界現況》專書主題訂為「永續還有可能嗎?」,對世界是否還能永續發展下去提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環保團體擬給的回答是,有點「太遲了!」,快要沒有機會亡羊補牢。

環境與健康: 

無車日政策倒退 與國際差距拉大


突如其來的天兔颱風打亂了中秋節,也使政府主辦的響應「國際無車日」活動與民間發起的「單車臨界量」運動被迫延期,今年各地政府不約而同減少對無車日的嘉年華行銷力度,讓人們幾乎忘了還有「無車日」的存在。高雄市政府只顧著行銷巨大黃色小鴨,台北市政府還是維持市府廣場封街騎單車活動,而新北市政府則直接與職棒聯盟合作,遠離主流日常生活的政策改變,僅補助無車看棒球優惠活動,使得無車日等同棒球日活動。

台灣無車日活動從初始的盛大演變至今一年不如一年,反觀台灣最愛拿來比較的韓國,卻逐步把一天的無車日,推成無車月,甚至計畫推動永久無車區政策。今年9月1日起,韓國京畿道首府水原市選擇在人口密集的行宮洞,推行為期一個月的無車月,當地四千多戶居民配合步行與騎出家裡各式各樣的腳踏車,並且將1500多輛私家轎車移往距離十分鐘車程遠的停車場安置。政府安排免費自行車體驗、自行車動力棉花糖等活動設施,增進民眾參與的趣味與支持度,大受好評,因而政府預計將進一步規劃「永久無車區」。

氣候與能源: 

正視建築業的環境衝擊


地方政府為挹注財政收入,償還累累負債,同時為了地方派系或建商的利益,不惜假借公共利益之名推動區段徵收,粗暴徵收人民土地,這不公不義、惡形惡狀的行為,赤裸裸地呈現在苗栗大埔事件上。同時,政府為「彌補國家財政缺口」或「活化閒置土地」,大量標售「全民共有」的國有土地讓建商蓋豪宅,或者BOT給財團營利,如台東的美麗灣事件與日月潭的向山觀光旅館案。另外,都市更新政策,也成為房地產飆漲的推升動力。簡言之,目前政府的土地政策,已成為建商財團與地方派系逐利的幫手,過程中不僅違反社會公平正義,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衝擊。

建築業的環境衝擊必須受到正視。蓋一棟房子或進行任何營建工程,至少需要鋼筋、水泥和砂石。而光是生產或開採這幾項原料的行業所消耗的能源,就佔了我國能源總消耗量的10.6%,這還不計營建過程與運輸過程所消耗的能源。而製造鋼筋水泥所需的原料與燃料(如鐵礦、石灰石、砂石、煤礦)的開採,也是直接摧毀生態環境的兇手。

環境與健康: 
經濟: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碳排放與節能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