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不能只有低碳公車
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民間團體提出台灣應推動低碳的城市和社區,並納入結論。在2011年,環保署選出北中南東四區的示範城市:北區是新北市、中區是 台中市、南區是台南市、東區是宜蘭縣。
低碳城市和社區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必須走的方向,因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人類將會面臨更嚴酷考驗,有時多雨淹水、有時久旱水枯、有時 天氣炎熱、有時氣溫 驟冷,以致生活和生計受到威脅。因此如何仿效大自然,營造不會傷害生態環境的人類棲地,避免自取滅亡,是急需政府各部門積極思考的議題,這包括首長決心魄 力、公共空間規劃、大眾運輸系統、居民生活形態、公民參與機制、財務規劃等課題,且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要營造低碳生活環境,鄉間條件顯然優於都會,因為鄉間空間寬敞,植栽樹木較多,沒有會增加冷氣需求的熱島效應,清新空氣也更利於騎腳踏 車或走路等低碳交通 形式。如果能以網路代替馬路,在地工作、生產、消費,將可大幅削減碳排放;但在目前就業條件下,人口仍大量集中到各都會,如何營造低碳城市顯然更為重要也 更需要智慧。在這之中,大眾運輸系統更是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