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倒不如節流!
一個人會不會缺錢,端看其怎麼生活。有些人雖然賺了很多錢,但由於生活奢侈浪費,因此還是一直覺得錢不夠;而有些人雖然收入微薄,卻由於生活儉樸,因此不但覺得錢夠用,還能省下許多工作賺錢的時間,去服務社會或充實自己。同樣地,一個國家會不會缺錢、缺電,也是同樣簡單的道理。
近來部分媒體配合台電,大幅報導我國明年就會缺電。「限電惡夢來臨」的聳動標題,企圖撩撥人民的不安全感,以遂其路人皆知的企圖:持續興建以不可再生能源為電力來源的電廠,比如彰工火力發電廠;另外則是做為追加核四預算的籌碼。對大眾百利而無一害的國家政策如非核家園與溫室氣體減量,對台電而言宛如眼中釘,根本是違反其利益;或者更正確地說,違反可從興建電廠中獲利的廠商利益。因為如果不是已和這些廠商結成利益共同體,否則身為國營企業的台電,何苦和公眾利益過不去?
台電提出的理由認為,尖峰用電將以每年4%成長,因此備轉容量率恐將低於5%,如此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家庭電力中斷的現象。先不論台電這個理由與預測合理不合理,單以台電自己的推估,自今年至102年為止,沒有一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是低於5%以下(見自由時報3月8日A3版的整理表格),明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還有13.1%,也就是還不會缺電,為何要以「明年起缺電」來恐嚇大眾,製造必須趕緊蓋電廠的輿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