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現代經濟的重要資源,稱目前的經濟為石油經濟一點都不為過。不僅是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來自石油,所有含有塑膠的製品也來自石油。另外,還有許多化學品、藥品,其原料都是來自石油。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真是談何容易!
然而儘管並不容易,但我們卻不能不面對。石油已日漸枯竭,近來又在中國與印度等挾龐大人口極力追求與工業國家同等的物質生活水準時,石油的耗竭只會加速來臨。雖然石油藏量究竟還可供人類使用多少年,目前沒人可說得準,不過在許多產油國,包括美國,其石油產量已達高峰,無法再增產,所以石油預測公司PFC Energy於2004年曾發表一篇報告指出,全球石油生產跟不上需求的日子可能在2015年時就會來臨(有專家預期會更快)。
然而,在這個日子來臨前,我們看到了許多跨國石油公司,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中國沿海興建了許多大型煉油廠。而根據對岸的中國石油和石化工會的簡訊,中國沿海各地的石化園區,還在急速膨脹中。這樣盲目的瘋狂投資,卻未思考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即將發生煉油廠沒有足夠的油可煉、下游產業缺少乙烯等石化原料的情形。可以預見的,屆時石油價格將被進一步推升炒作,石油產量將限制市場需求,並引發一場激烈淘汰賽,而石油經濟也將轉變成高風險經濟。將來石化戰場的廝殺慘烈,可能讓我們再次見證到許多「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悲情案例。而這些案例,牽扯的不只是公司,更有可能牽扯了整個國家。
在這場石化大戰中,依照資本主義的邏輯,如何長期取得低價的原油,如何將成本外部化,如壓低人事成本、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將成為淘汰賽的惡劣手段之一。然而,卻有一些新興產業,將優游於這場淘汰賽之外,並能成長茁壯,逐漸取代現有的石油經濟。這些新興產業,目前可見端倪的包括以植物做為燃料與化學品原料的產業、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以及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氫能源,或者可統稱再生資源產業。
此際,以中油為首的「國光石化公司」甫成立,打算以將近十年時間,投資6,000億元,在國內外建置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這場以傳統思維與技術為架構的龐大投資,雖然宣稱是為了延續國內眾多石化產業的生命,卻可能在興建完工後即面對嚴厲的戰場,不啻是一場豪賭。目前在利比亞的相挺下,似乎可取得穩定的原油來源。然而,十年雖倏乎而過,世事卻變化萬千,這6,000億元投資可能終將免不了高油價所帶來的風險。與其面對風險,倒不如多花點時間研究,將投資內容轉為再生資源供應鏈,擺脫石油上癮的經濟體質,強化我國的長期競爭力,方為上策。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 發表日期:200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