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請面對台塑六輕的健康風險

台大學者詹長權日前(6月8日)藉自由時報公開其接受雲林縣政府委託、針對六輕附近地區的居民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這份剛完成的報告發現,六輕週遭地區,包括麥寮、台西、東勢、崙背、四湖等五鄉的全癌症發生率,在六輕1999年開始運轉後,即顯著增高。「例如台西鄉的肝癌與全癌症的發生率,就分別成長了三成與八成。」

由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可知,無論是從時間的尺度、或從空間的分布關係來看,這些地區民眾的癌症發生率顯著增高,確與六輕排放大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顯著相關。這明確的事實,在政府全力「配合」業者推動中科四期、國光石化、以及六輕五期之時,不啻投下了一顆超級震撼彈。

然而,政府的反應顯然是令人失望的。不顧氣候變遷與環境惡化威脅,執意繼續發展石化產業的經濟部是一語不發,並未有修正偏差政策、掌握產業轉型契機的意思;而負責環境保護、進而保障民眾健康的環保署,則使出太極拳,表示會針對該報告加以研究,邀請其他專家提供意見,求取嚴謹結論。意思是這份報告可能不夠客觀中立,因此要各方會審。

社會: 

反對濱南工業區開發案

1993年6月,燁隆集團與東帝士集團分別提出「鋼鐵城」與「七輕石化煉油廠」計畫, 1994年12月5日合流遞送《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及《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說明書》,正式啟動「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準備在七股潟湖與沿海地區填海造陸,開發七輕石化煉油廠、大煉鋼廠與工業港。1999年12月17日下午2時30分召開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66次會議中,以臨時提案方式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2000年5月,政黨輪替後,「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並沒有停下來,而持續進行後續的環評報告書定稿與工業區土地變更程序。6年後,2006年1月19日,環保署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公告《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審查結論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摘要,結束「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的環評程序,依法轉入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2006年11月9日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決議退回濱南案。由於業者不服上訴裁定展開行政訴訟,後經行政訴訟庭判決內政部敗訴,於是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又死灰復燃。

環保團體堅決反對濱南工業區開發的理由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經濟: 

從在廚房發現一隻蟑螂談起…

當衛生局檢查五星級飯店廚房,發現一隻蟑螂時,衛生局稽查員一般會打飯店衛生不及格,因為廚房裡已經充斥蟑螂,這隻蟑螂只代表冰山的一角。飯店經理當然可不這麼認為!他會辯稱這隻蟑螂是來自飯店外,不小心被夾帶進來飯店廚房。他甚至會表演生吞蟑螂戲碼以示飯店絕對乾淨。稽查員和飯店經理只可能有一個對,但當我們接受其中一位的說法時,我們一定都會犯下另一種不可避免的錯誤。

以統計術語來說:當「零假說」(即假設現象是純機率,“沒有”其他特別原因)是事實,但經過研究後,研究者卻判斷它是錯誤的而拒絕它,這種錯誤就是型一錯誤(type 1 error)。

反之,當零假說是非事實,但經過研究後,研究者卻判斷它是正確的而接受它,這種錯誤就是型二錯誤。也就是說型二錯誤是「有卻被說成沒有」(“有”特定原因造成的事實現象卻被說成是純機率的問題)。

陸封台灣鮭魚是嚴重瀕臨絕種之瀕危物種。族群的小型化會造成滅絕風險提高的原因,大致可分成造成個體數變動(量變)的逢機因子,與造成基因劣質化(質變)的遺傳逢機因子。最新發表於Nature雜誌的研究報告更指出性別比率也是重要逢機因子,也就是族群裏雌雄性比失衡,會造成瀕危族群滅種風險提高,不容漠視。

環境與健康: 

最後一個在最後一塊淨土的孩子

最近一家知名的車商Land Rover,為其推出一款Discovery3休旅車登了大大的報紙廣告,海報畫面上是一群小企鵝站在海崖上,而這台休旅車就開在潮間帶,底下碾壓過無數的生物,車輪泡在海水裡,照片上方寫著:「家族聚會?是牠們,也是我們,因為Discovery3每次選的地點都有點特別」。幾年前也有注重環保形象的福特汽車,因為以涉溪的手法促銷Escape的上山下海無所不能,而驚醒我的吉普車大夢,感謝福特的負面教材,讓我猛然醒悟:人與自然應該建立起真正的關係,而非消費與耗損。

這些車商舉辦越野車體驗營,帶著車隊家庭假日去「親近大自然」,而實際上卻是在行破壞大自然之實,很多父母會認為,現在的孩子假期越來越少,走出戶外的機會也非常難得,藉由越野車反而能夠快速而且讓孩子享受刺激,而「喜歡」大自然。然而,記得幾年前也是一台休旅車的廣告,為了把依賴電源插座、沈迷網路而足不出戶的小孩拉上車,休旅車在前座的後方安裝了LCD電視,畫面裡車窗外是美麗的自然,兩個孩子愉悅地抱著遙控器在玩電玩或看電影,光是從車窗裡往外看,甚或是繼續盯著車內的螢幕,究竟自然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山林水土: 
經濟: 
社會: 

抉擇

有沒有人不曾說謊,也許有,不過我不曾見過,而且我也不相信;有沒有人不曾做錯事,也許有,不過我不曾見過,而且我也不相信。

做錯事了,經由告解、懺悔來贖罪,除了寬解壓力外,也告誡著自己不可再犯錯。做錯事,被發現了,不承認,就只好用謊言來掩飾;再來就是編造另一個謊言來掩飾原來的謊言,一直不斷下去,終致被揭穿;不過大多是無疾而終。原因在於我們早就習慣這個爾諛我詐的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是無奈的自我調侃一番!

謊言如果僅是為自己負責,影響有限;如果要為大眾負責,那就不可輕忽,因為「眾人之事」就是「政治」了。夠俗!竟然將政治扯了出來。原因無他,因為現在眾人之事總是在大小廟堂裡解決,未親臨其境的人總是霧裡看花,事後的發展如未能如當時所言般,有「智慧」的政治人物們總是框上「美麗」或「善意」的謊言,來圓其不知是懷有私衷還是惡意或善意的初始,但從不說那是錯的,只願承認大環境改變,超出預料吧!結果是多數人越來越窮、環境越來越差、人與人的互信越來越低、大家越來越冷漠,而那些人不是變成了肥貓就是高官顯要了。這是不是很熟悉的台灣呢?

「過度建設」對環境的危害

目前馬政權的執政,正著力花費更多的經費,說在促進經濟。所謂的「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有583億元,還有所謂的五年五千億元特別預算案,所謂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案等。觀察這些錢的用途,大都要花用在實質的土木建設上,這對環境課題,形成了新的威脅。

在環保領域的一些威脅,除了污染排放、過度消費、過度丟棄等外,過度的實質建設,尤指土木、建築工程,對環境當是一個大問題。常常可見到處進行的工程施作,除了施工本身會引起揚塵、廢土等環境污染外,「過度建設」尤其是一個大課題。 過多的土木、建築建設,大致上會有如下後果。

一、浪費金錢,出現所謂經費不當使用的各種後果:在「過度建設」後,出現很多的「蚊子館」,及如在東部海岸的台11線,沿海岸投置了很多很多的消波塊(俗稱「肉粽角」),自然海岸的沙灘景觀全被破壞了。如石門水庫上游設置攔沙壩,沒多久就全淤滿了。如在山上,興建過多的道路,在不當的施工法下,反導致水土沖刷、及破壞原先穩定的邊坡。

經濟: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