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消費者的力量
近來全球金融風暴所造成的股災,讓許多投資人荷包大減,加上新政府上台前後未認清國際情勢而輕率唱言的口號,在接二連三未能兌現下,讓國人信心頓失,國內股市跌幅更是冠於全球。在信用緊縮下,這波金融風暴,可能會波及其他產業的營運,影響既深且遠;其所帶來的骨牌效應,宛若真實風暴所帶來的土石流,令在產業鏈中下游的人們戰戰兢兢。
我們是否能安然度過這波金融風暴,目前尚言之過早,然而其所帶來的消費力進一步降低,已令新政府兩位首長備感壓力,但在未能提出有效對策下,僅以宣導式的帶頭買西裝、皮鞋、月餅等,試圖要人民在損失慘重之餘(不論是套牢、或是失業),還要多消費,成效如何可想而知,也讓其同黨大老批評為如同小孩玩大車。不過,從這兩位「小孩」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到,帶動目前這經濟體的火車頭,其實是「消費」。在消費者不再熱情捧場下,任何金融鉅子、房市大亨、電子龍頭、石化大老,都只能像無助的幼子,瑟縮著、祈求著,甚至哭嚎著。
這場景,令人不禁想起聖經的啟示錄,在世界末日來臨時,那些以往不可一世、胡作非為的政治人物與有錢有勢者,蜷縮在山洞和巖穴中;這末日其實不是末日,而是重生的前奏曲;在這場金融風暴的狂風暴雨下,我們宛若聽到地球長吁了一口氣,如同日本宮崎峻卡通「神隱少女」中的河伯,在經過一場洗禮後,吐出了長久以來累積在河體中的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