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促參法還在鼓勵違反循環經濟的焚化設施?
於2000年制定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納入了BOO/BOT等多種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目的是為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速社會經濟發展。而所謂的公共建設,是指供公眾使用且「促進公共利益」之建設。為了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此法提供多種鼓勵機制,包括協助用地取得與土地變更,補助貸款利息或按營運績效給予補貼,洽請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貸款,營運後五年免繳營利事業所得稅,設備、技術、研發、人才培訓等支出得抵減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進口設備機具零件得免關稅,還有地價稅與房屋稅的減免。
用人民納稅錢提供這麼多好處給民間機構,此法所涵蓋的公共建設應該要能真正促進公共利益。但翻開依照該法第三條所訂定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重大公共建設範圍》,可發現在「環境污染防制設施」類別下,適用該法獎勵的環保設施所需符合條件竟包括:「經各級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或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由民間參與之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或再利用設施,且投資總額不含土地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者。」也因此,在沒有認定原則規範政府機關決策下,動輒數十億元的焚化爐,竟可適用促參法的各種獎勵優惠,且近年來已有地方政府開始採用促參法來推動焚化爐興設,比如桃園、新竹縣。
後壁玉米株死亡真相首部曲――銀白色土壤為何造成玉米株死亡?

2019年10月空拍照:銀白色土壤造成玉米植株死亡
含鉻農地上的玉米田安不安?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於2019年10月至後壁鄉嘉田村崩埤段整地種植玉米植株的農地,同時也是原超翔科技公司2007年至2009年不法利用為不銹鋼爐碴粉碎場的所在地探查,從空拍圖可明顯看見銀白色土壤上的玉米植株大都死亡,當我們步行深入農地時發現是因不銹鋼爐碴混入土壤造成玉米株死亡。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彰南農地變工廠,工業廢水來澆灌?

二林精機產業園區預定地。 圖片來源:彰化環保聯盟。
近年來中美貿易大戰,全球產業鏈面臨重組,並引發台商回流潮;過去近一年來中國更在面對香港反送中運動與武漢肺炎時自掘墳墓,讓各國徹底認識中國政府專制虛偽面目,而加快了這股產業鏈重組的腳步,並促使國際關係產生突變;而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下,許多企業還來不及調整就已不支倒地,全球未來政經面貌極度不穩定;在此同時,全球氣候變遷腳步加快,科學家不斷警告現在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全球各地氣候紊亂所釀起災害層出不窮,比如澳洲森林大火、孟加拉寒流、非洲蝗災,人類生存基礎岌岌可危,部份國家人民已面臨生命威脅。
誰來拯救罹患「無主廢炎」的資源?

躺上台東建農掩埋場上的無主廢炎患者。
我國面對武漢肺炎的防疫工作,扎扎實實地獲得國人甚至全球的掌聲,雖然疫情未歇,尚待努力,但已令國人對政府信心大幅提升。然而,對於另一個可勘比擬為疫情的垃圾危機,不論是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的表現卻拖泥帶水,且錯誤百出,亟待政府高層與整個社會正視。
我們可以把垃圾看作是罹患了「無主廢炎」的資源,也分輕重症,輕者稍加治療(整理或處理),就可再生利用;重者則需要加護醫療(技術密集的專業處理),才可重獲新生;為讓疫情可防可控,必須要有「分艙分流」概念,讓輕重症者能夠區分開來,如果把這些得病或未得病、病情輕重不一的資源患者通通送往火神山(垃圾車),交互感染下,只有死路一條,下場就是火化場(焚化廠)或墓地(掩埋場)。
不能只是保「力」達,更要保「綠」達!

去年(2019年)底,我們意外收到司法院來函,邀請本協會於今年1月6日參與一樁釋憲案的公聽會。原來是保力達公司於多年前被發現未誠實申報其玻璃瓶蓋有PVC內襯,被要求依加重費率補繳回收清除處理費,保力達B公司不服,循行政訴訟管道卻一路敗訴,而於2018年申請釋憲。檢視保力達公司達四十多頁的釋憲申請書,我們決定提起筆來,寫下我們對於這釋憲案的看法,並如期參與這場公聽會,以維護「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的基礎與「污染者付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