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面對人類的生存危機

這幾天來天氣的炎熱令人難受,且不光是是台灣,許多國家也出現極端的天氣。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日前表示,「…印度創紀錄的熱浪、斯里蘭卡的嚴重水患及美國史無前例的大量龍捲風,都是因為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所引發的極端天氣現象。…若不設法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人類生活環境將面臨大浩劫。」(7月15日,自由時報)

然而儘管警告之聲不斷,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卻仍未調整腳步。面對酷熱,大部分人的反應是打開冷氣,而未考量在以石化燃料與核能為主要能源的台灣,用電增加即代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因此這幾天來「用電紀錄再創新高」的新聞不斷,實在令人遺憾。

而我們政府則從未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當作一回事,因此只要是有利於少數人「經濟發展」的計劃,不論其會減少多少綠地面積,增加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要符合其政治利益,定是大力推動。如台塑集團的六輕第四期擴建案,由於預估將投資1,246億元,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卻無視石化工業帶來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而各縣市的道路不斷興建,大眾交通卻疏於經營,間接鼓舞了人民開車出門的頻度,同時一條條柏油路也直接造成了綠地的損失,這兩者都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如計劃中的蘇花高速公路,即是一個只顧政治利益,卻未有整體考量的政策。

氣候與能源: 

護衛孩子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於去年的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上,成立了「孩子的健康環境聯盟」,以創造孩子的健康環境為宗旨,其並將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設為「型塑生命的未來:孩子的健康環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每年有超過500萬個0-14歲的兒童,因為他們所處在的環境而得病死亡。不安全的飲水、不良的衛生條件、不當的廢棄物處理…等等正在威脅著孩子的健康。

而在今年的7月14日到18日,來自62個國家的235個團體,參與了由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AIA)所發起的國際行動日,以各種活動在全球各地表達「反對廢棄物焚化,護衛孩子健康」的立場。而這段期間也正是斯德哥爾摩公約於日內瓦舉行第七次國際協商會議的期間。斯德哥爾摩公約是以預警與預防為原則來管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國際公約,而以廢棄物焚化為主要來源的戴奧辛與夫喃,正是該公約目前所管制的12種化學物質之一。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全球戴奧辛排放量有69%是來自焚化爐。

北基合作的悲哀

北基垃圾合作案於7月4日在國民黨的甲級動員令下,以一票之差在台北市議會強渡關山。往後兩年北市將幫基隆燒垃圾,而基隆將幫北市埋同等重量的灰渣。這個陳年老案與新店安康掩埋場的興建案一樣,都是以灰渣將無處可埋為由,而無視其解決方案對環境與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傷害。如同以往為蓋焚化爐所使用的垃圾危機的藉口一般,在今日焚化爐已過多的情況下,藉口的主角已悄然換成灰渣。由此可見焚化與掩埋從來不是個永續的垃圾處理方式,兩者都會碰到掩埋場用地不足的窘境,何況這兩者均將對環境造成長遠的傷害。

在垃圾未能適當分類,且焚化爐進場管制未能落實的情況下,而讓垃圾混合燃燒的結果,即會產生許多原本不曾存在的有機污染物如戴奧辛等,同時也會釋出無法分解的有害重金屬如汞、鉛..等。這些毒性物質不是從煙囪排出,就是留存於灰渣(包括底灰與飛灰)中。已有許多檢驗數據證明,被環保署視為一般事業廢棄物的底灰,其實毒性不下於飛灰。英國新堡便曾經有一座焚化爐產生之底灰,原被用來舖路,後被發現戴奧辛含量竟高達我國管制值的9.5倍。這些舖在新堡各地的底灰後來被穿著防護衣的人員緊急挖起。這個案例顯示底灰實不宜視為一般事業廢棄物而隨意掩埋或再利用。而在我國,這樣劇毒的灰渣,現正被環保機關送往各地掩埋場隨意掩埋。且隨著掩埋場容量的日漸不足,也必將隨著新建掩埋場或「再利用」的名義而散佈開來。

正視兒童飲食安全的問題

家都同意我國的環境污染已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不僅是長期經濟發展所遺留下的後遺症,更是政府在規範污染管制未能對症下藥的表徵。更可議的是到目前為止,政府遲遲未公佈食品和飲用水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尤其是戴奧辛/夫喃)的管制標準,形成食品和飲用水中這類污染物無法可管的窘境。國際組織及各國政府都費盡心思去管制戴奧辛的產生和擴散,甚至對不可避免會產生戴奧辛的設備加以管制,以阻絕戴奧辛透過各種管道,特別是食物鏈,進入人體,而危害大眾的健康。

然而,何其無奈,現在我們的下一代卻打從娘胎就要承受難以言輕的環境荷爾蒙的傷害。這些累積在母體的環境荷爾蒙正是透過食物鏈進入母體,而後長期累積在母體,待母體懷孕後進入胎兒體內。如果說這是必然無可避免的風險,那麼我們是否更有責任去保護我門下一代生長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中的空氣和水、土,以及賴以成長的食物,以免受環境荷爾蒙的污染?

我們要永保「安康」

新店安康,曾是個叢林茂密、伸手不見五指、盜賊出沒的地方,再加上曾有煤礦開採,故古稱「暗坑」,後更名為「安坑」,而後再更名為更文雅的「安康」,現已是個居民安居樂業的地方。

然而,在環保署推動的「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一般事業廢棄物(含垃圾焚化灰渣)最終處置場設置計畫」下,這舊有礦坑上方的一塊50.4公頃的陡峭山坡地,引來了中信集團下的欣服公司的覬覦,被其選為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預定地,並根據該計畫作業流程向北縣政府提出設置申請。

由於該山坡地「五級坡佔28.3%,六級坡佔56.6%,平均坡度高達60.7%」,即地目中有大半以上為林業用地。根據水土保持法,在林業用地上「從事農、漁、牧業之墾殖、經營或使用者」,即視為「超限利用」;意即農民若砍樹改種果樹檳榔者,就可能危及水土保持,何況興建掩埋場?

況且該預定地之標高由60公尺至260公尺,且上寬而下窄,而掩埋場下游300-400公尺處,即為人口稠密處。若將來此處真被設為掩埋場,由於掩埋場下鋪不透水布,勢必使地表徑流量增加,再加上所掩埋的內容物主要為灰渣(佔72%),倘若將來豪雨一來,帶下大量覆土與灰渣,再經過狹窄的宣洩口,這樣的流速恐將危及下游地區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社會: 

新聞稿轉寄:美濃焚化爐想交換買賣收燒事業廢棄物?

是不堪虧損?還是以退為進?

美濃焚化爐想交換買賣收燒事業廢棄物?

【發稿單位】:美濃環保聯盟

又來了!從來沒通過戴奧辛檢測的美濃焚化爐,原訂六月十日依法進行第二階段檢測,日友公司以垃圾不足為由停止運轉規避,並對外宣稱是因縣府積欠上億的款項,再加上每天只有燒三十來噸的家庭垃圾,導致其不敷成本(原爐體設計為日燒100--130噸),因此決定在本月六日停收美濃鎮垃圾,並從八日凌晨停止焚化爐運轉。

美濃的家庭垃圾從來只有三十幾噸,本來就沒必要設置日燒一百噸的焚化爐,難道垃圾量不足是今天才發生的事?恰巧在戴奧辛檢測前需要停爐?一連串的事件,不只讓鄉親摸不著頭緒,更因為廠方宣傳的誤導,以為美濃小型焚化爐即將離我們遠去。

在此,我們針對幾個的問題的對答,來幫助鄉親認清美濃小型焚化爐現階段問題的來龍去脈。

環境與健康: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