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類的生存危機
這幾天來天氣的炎熱令人難受,且不光是是台灣,許多國家也出現極端的天氣。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日前表示,「…印度創紀錄的熱浪、斯里蘭卡的嚴重水患及美國史無前例的大量龍捲風,都是因為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所引發的極端天氣現象。…若不設法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人類生活環境將面臨大浩劫。」(7月15日,自由時報)
然而儘管警告之聲不斷,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卻仍未調整腳步。面對酷熱,大部分人的反應是打開冷氣,而未考量在以石化燃料與核能為主要能源的台灣,用電增加即代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因此這幾天來「用電紀錄再創新高」的新聞不斷,實在令人遺憾。
而我們政府則從未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當作一回事,因此只要是有利於少數人「經濟發展」的計劃,不論其會減少多少綠地面積,增加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要符合其政治利益,定是大力推動。如台塑集團的六輕第四期擴建案,由於預估將投資1,246億元,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卻無視石化工業帶來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而各縣市的道路不斷興建,大眾交通卻疏於經營,間接鼓舞了人民開車出門的頻度,同時一條條柏油路也直接造成了綠地的損失,這兩者都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如計劃中的蘇花高速公路,即是一個只顧政治利益,卻未有整體考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