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核患當前 炒什麼房
在投機客的炒作下,大台北地區的房價節節高升,進而引發民怨,使得政府不得不祭出包括奢侈稅在內的種種措施來抑制房價。雖然近來房價有所下跌,且跌幅不算小,但房價仍是高得嚇人;因為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甚至是一座豪宅,仍是不少人心中 的想望。雖然經濟學說認為,人們會理智地根據所掌握的訊息採取行動,以達成本身最大利益,然而要在台北這種地方買房,卻是種超級瘋狂、短視的作為,不論就經濟層面來說,或者就安全層面而言。或許經濟學並沒有錯,問題出在於一般大眾沒有掌握到完整的訊息,而做出了危險的決定。
台電節能減碳的窮途末路
日前中國時報刊載了一篇台電的「廣告新聞」,聲稱「去年核能供電量約400億度,相當於減少3,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抑減全國總排放量約八分之一」,並指出如果這「400億度 的供電量,以太陽光電替代,相當於需要36,000座路竹太陽能電廠(每座裝置容量1,000瓩),所需土地逾七萬公頃;若以風力發電替代,則須 3,600座單機裝置容量3,000瓩的風機」,大力吹捧核能發電的好處。其實,這廣告不僅有誇大核能的減碳及經濟效益之嫌,更企圖誤導一般大眾。
白海豚都會轉彎 政府呢?
中國真的是全球第一的後果
作者: 金心(看守台灣協會 會員)
中國的人口約十三億餘人,占世界人口約五分之一。據說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了,我想,全世界各國「剉在等」吧。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水泥生產國,在2003年生產水泥產量約七億噸餘,2006年增加到12億噸了。水泥的生產是很耗費能源的,且排放多量的二氧化碳,中國的水泥製程排放的二氧化碳,據估計占中國排放的9%。中國的鋼產量和消耗量居全世界之冠(排第一),其產量約達6億噸,尚且每年出口達約5,000萬噸。中國的鋁產量居世界第一,其生產量在2003年為550萬噸,2006年為934萬噸,成長為其兩倍。中國的銅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2006年進口了206萬噸,巨大的消費量導致2006年世界銅價飆漲、期貨價格漲逾50%。…在環境上的後果,大量能源(煤等)的使用、大量溫室氣體及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來自中國的汞排放量占全球的一半。另外,煤礦開採引起的污染問題及勞工安全,也是嚴重問題。
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居世界之冠(台商也占了一些吧?但應稱為「中國的台商」、還是「台灣的台商」?恐怕是前者)。2006年對美國出口就達780億美元。2003年製造了約7,000萬台DVD播放機,全球市占率達七成;2005年製造了約300萬台電動機車,全球市占達一半以上;甚至中國每年製造的情趣商品也占全球一半以上(是大家在玩弄中國,還是中國在玩弄世界?)。
中國的崛起,就是全球環境災難的崛起
近年全球環境災難頻仍、且越趨嚴重,與中國的經濟急遽發展,有直接的關係。中國的環境災難,直接影響到期國內生活環境,也會影響及全球環境。中國經濟發展的後果,大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