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攫取了全球的目光,以恐怖的輻射洩漏數值證實了反核人士的憂心,讓全球的反核聲浪再起。幾個重視環保價值的國家如德國,立即正面回應民意,加快非核腳步;而與核能工業關係密切的政府,則用恐嚇、安撫的手法,要民眾以為不能沒有核能,不用擔心輻射的危害,這當然包括了當年核四停建後極力反彈的國民黨政府。然而愈演愈烈的福島核災,讓擁核的馬政府進退失據,加上烏龍的大法官提名,在在讓民眾對馬政府的執政能力失去信心。
或許為避免久留眾矢之的影響選情,馬總統突然決定親自出席彰化鄉親與環保團體合辦的反國光餐會,聽取早已沸沸揚揚的民意,並以低姿態面對環保人士的粗口搏取同情,同時將矛頭指向當年推動國光石化的兩位競爭對手,成功轉移了媒體焦點。看來這是成功的政治操作,然而人民需要的不是只知迴避問題、轉移焦點的領導者,而是能夠帶領國家邁向永續、避免置人民於險地的政府。
國光與核電的存廢,俱是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然而,石化產業的擴張與核電廠的持續營運顯然均會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兩者所帶來的危機像是巨大冰山橫在眼前,在此情況下,猶疑不決或做出繼續前進的任何決定,不管是附加了多少條件,均為不智之舉;因此唯一答案就是轉彎。只是轉向何方,需要願景與自信。若無願景,則以為不進則退,看不到四面八方的海闊天空;若無自信,則無勇氣邁向新方向,深怕自己在新場域無法自在。
只可惜政府目前為止所釋出的訊息,就如同深陷毒癮者,雖知毒藥之危害卻難以自拔,甚至幻想著在撞上冰山前冰山可能先融化。國光石化不論是縮小規模或轉移陣地,產業規模仍是在擴張,地球負荷並未減緩;加強核安、做做體檢、進行演習,也無法減少多少巨震威脅。這些無益的掙扎,只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其實,雖然我們政府至今擘畫不出像樣的願景,但國際上早有許多學者或機構描繪出人類社會未來的各種發展藍圖。雖然這些藍圖或有岐異,但均以發展再生能源、綠色經濟為其共同重點。不論國光石化或核能產業鏈,政府至少可先引導他們往這兩個方向投資,共同來建構國家未來的能源基礎與經濟基礎。中長期而言,經濟運作體制必須大幅轉型,比如以在地化取代全球化、以合作取代競爭、以減少工時取代加薪、以實質發展取代數字成長、以簡樸取代浪費、以精神富足取代物質欲求,這涉及到巨大的價值轉型,需要從現在開始討論並儘速取得共識,才能帶領社會齊一地往永續方向發展。而這,真正考驗政府的轉彎能力。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 發表日期:2011年4月18日。本文於4月18日發表於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