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焚化爐

亞洲無廢棄物聯盟 新聞稿

(亞太地區國家推動清潔生產及零廢棄物社會聯盟)

曼谷,2000-7-28─來自12個亞洲國家的公民組織呼籲:「我們不要再當工業界的垃圾場了。」並認為垃圾焚化處理是一個失敗的技術;「焚化處理是一項具有毒害的技術,且來自於一些世界上污染狀況最嚴重的國家。」根據東南亞綠色和平組織Mr. Tara Buakamsri 指出:「日本及歐洲國家的垃圾焚化爐已經毒害了他們的人民,現在他們還想把這些焚化爐賣到其他亞洲地區。」Mr. Tara Buakamsri正在出席「亞洲無廢棄物聯盟」(WASTE NOT ASIA)成立大會,該組織是最新成立的區域性公民組織聯盟,致力於反對設立垃圾焚化爐及垃圾掩埋場。

聯盟成員均致力推動「零廢棄物社會」運動,強調所有廢棄物都應以堆肥、資源回收及再利用等方法處理,而不是送進焚化爐或掩埋場,尤其是垃圾焚化爐被認為是一項危險的技術。

在全球工業化國家裡,焚化爐已被認定是環境中戴奧辛的最主要來源,而戴奧辛則是被公認對人類毒性最強的化合物。

環境與健康: 

日本Nose的戴奧辛抗爭

1、日本的焚化政策和戴奧辛污染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署的資料,1995年日本廢棄物焚化所產生的戴奧辛,約佔全球排放量的百分之四十。日本廢棄物處理政策依重於焚化方式,而不重視減量、重複使用、及資源回收。

1997年,厚生省終於把控制戴奧辛排放的規定加嚴。由於這項新的規定,厚生省的報告說戴奧辛排放的總量已降低百分之五十四,由1997年的5,945~5,965公克降到1998年的2,625~ 2,645公克。

然而,以焚化為主的政策仍未改變。新政策的方向是所謂的高科技焚化。由於未同時要求產業界減少有害廢棄物和使用化學物質,我們惟恐這個政策會引發化學污染的危機。

換言之,由於關心民眾的行動和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所採取的科學調查,最近日本到處都有很多未被發現的、潛伏的污染地點被發掘出來。

Nose的戴奧辛污染,是日本政府長期來忽視科學家及民眾對袋奧辛有關的危險所提出的警告,而因一座運轉了9年的焚化設施,所累積而得的最嚴重的土壤污染。

2、Nose的焚化設施及污染原因概述

Nose鄉位於大阪郊區,人口15,000,鄰接27,000人的豐野鄉。通勤到大阪上班的年輕人逐漸移入這個地區,但是傳統的農耕仍是Nose的主要產業。

環境與健康: 
社會: 

土壤、垃圾、堆肥的三角關係-讓焚化爐早日關門吧!

◎垃圾場的秘密

1970年代前期,研究「垃圾考古」的學者們,從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的撒拉度河垃圾掩埋場,採了四份1950年代的垃圾樣本,結果發現:畫畫著色的本子仍然清晰可辨,洋蔥皮還是洋蔥皮,葫蘿蔔頭也仍舊是葫蘿蔔頭。

1988年6月,有訪客在伊利諾州的北馬拉德垃圾掩埋場,看見被垃圾考古人員挖出來再加以分類的一整排垃圾籃子中,有一堆一堆的舊報紙,以及一塊十五年前的牛排。這塊牛排的骨頭、脂肪和瘦肉部份都保存得好好的,但它可是沒有經過防腐處理的。

上述兩個出自<垃圾之歌>書中的案例,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是:在垃圾場中的生物分解速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以我們台灣來說,也有環保團體到台北市的福德坑垃圾掩埋場採樣觀察,發現掩埋經年的紙張亦尚未腐化。

◎我們到底產生了多少垃圾﹖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999年10月12日的國情統計通報,1998年廢棄物的總量為5,739萬公噸,其中:
【事業廢棄物】佔49.47%(2,839萬公噸,1.57公斤/每人每天)
【營建剩餘土石方】佔34.9%(2000萬公噸)
【一般廢棄物】佔15.63%(900萬公噸,1.14公斤/每人每天)
上面所列900萬公噸的一般廢棄物,經壓縮後可堆出12座像新光站前大廈那般高大的垃圾塔。

經濟: 

垃圾何去何從?

目前國內政府單位對垃圾的問題,仍然沿用長久以來的「處理」觀念,在大量的垃圾產生後,想盡辦法把這些垃圾「處理」掉;其辦法不外乎自古以來的掩埋,及十九世紀的焚化技術。這種末端處理的方式,隨著垃圾量逐年增加,而處理設施也理所當然地相應擴增;因此不僅垃圾量隨著經濟成長、消費提高而漫無限制的增加,而政府單位也為因應與日劇增的垃圾量,而疲於擴建處理設施。更不幸的是,台灣地狹人稠,所謂適當的掩埋場所和焚化爐的建廠地點,已無處可尋;常常為了掩埋場和焚化爐的場址,而引發民眾的示威抗議,演變成流血衝突。

以台北市為例,其實市府有關單位每日面對迎面而來的三千多噸的垃圾,以其「處理」的思考模式,費盡心思去消滅這三千多噸的垃圾大軍,必然是「整軍經武」。如此處理設施隨著垃圾量水漲船高的現象,將造成政府單位永無寧日的惡夢,更不會去考慮消滅這些垃圾妖魔後,是否會產生其它的二次公害了。

環境與健康: 

台北市廚餘回收試辦計劃?

台北市政府委托主婦聯盟自今年六月五日起在內湖西湖里和西安里試辦家庭廚餘回收,中國時報六月五日以標題『垃圾減量,廚餘回收做成寶-內湖區西湖、西安里試辦十個月,環保局隔日清運一次,製成堆肥 』大幅報導。相信絕大部分的民眾也額手慶幸拖延數月的廚餘回收試辦計畫終於起步了。廚餘回收最重大的意義在於把家戶的廚餘收集後,製作成堆肥,把被焚化爐和掩埋場所截斷的生態循環銜接起來;也就是我們透過食物鍊的植物自土地中取得養份,而我們也應該把使用剩下的部份回歸到土地去,以免土地因只付出沒回收,而劣化為不毛之地。

然而近日所得到的資訊卻讓我們失望和沮喪。首先,我們於六月二十五號前去山豬窟垃圾掩埋場,得知內湖兩個里回收的廚餘是拿到此地和垃圾以起掩埋。於是行文給市政府環保局,該局的答覆是「……故本局先行於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於內湖區西安、西湖兩里進行家庭廚餘回收試辦計畫,主要係以試驗家庭廚餘之分類、貯存、收集及清運系統為主,在堆肥場未設置完成前之過渡階段先行傾倒在山豬窟掩埋場專區以為因應,……」。我們難以理解的是廚餘回收試辦計畫已宣示了一年多,且也延期了數次,難到當初環保局的計畫並非要回收廚餘來做堆肥?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