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生態保育

對環保署填海造陸計畫的質疑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學院護理 系副教授

環保署今年提出廢棄物填海造陸計畫,認為在追求資源循環的社會,先以最大的可能回收再利用廢棄物;但回收後,總有經過無害化及安定化後,不能恢復原來產品性質而再利用的廢棄物,其最終再利用的方式,以先進國家的經驗,就是用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填海造島方式,結合既有商港或工業區發展計畫,來創造新生國土及海岸線,而達到零廢棄的效果。

個人對環保署廢棄物填海造陸計畫質疑如下: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特定議題: 

停止轟炸澎湖草嶼

澎湖群島最西邊,就是花嶼,是國境之西;從花嶼島看往南方,可以清楚看到連在一起的大小貓嶼。

貓嶼是台灣罕見的野鳥生態保育區,距離花嶼大約八公里,島上每年有數千隻最遠從澳洲來的燕鷗候鳥進駐;大小貓嶼的東南邊大約一公里處,還有一座低平的無人島,叫草嶼,是花嶼和鄰近島嶼居民傳統的優質漁場。

老一輩的花嶼人說,以前他們冬天常會到草嶼搭寮,採收紫菜或捕魚,住幾天才滿載回家。連很多馬公島上的漁民,都會大老遠來到貓嶼和草嶼附近捕魚。

不過,現在草嶼是空軍戰鬥機練習轟炸的靶場,別說漁民們不敢再去,連在花嶼的家,都會受到轟炸所造成風暴的威脅。

空軍實彈轟炸的時間不定,不過,根據空軍插在花嶼島上的公告顯示,每個月一日到二十日的週一到週三,都是可能的炸射時段。

花嶼村民說,軍方真正要實彈轟炸演習,通常不會先通知,總讓人措手不及。今年六月初,空軍突然對草嶼進行俯衝轟炸,島上各住戶門窗莫不 動搖不已,村長小孫女還在睡眠中被驚醒,嚇到「怵青屎」,得上馬公就醫。村子裡的老人,都很容易指出房子哪裡是炸射的風暴所造成的破壞。人人抱怨,卻年年 無解。

山林水土: 

台灣鮭魚不能說的秘密

國民政府為輔導安置退除役軍人就業,於1963年在大甲溪上游源頭設立武陵農場,開墾七家灣溪河谷地,種植高冷蔬菜、水果與茶等經濟作 物,面積達三百餘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100公頃,歷時近50年。回顧過去80~90年代,一度是台灣發展高冷蔬菜的黃金歲月;也是七家灣溪的河谷被濫墾 濫伐最嚴重的時段,加上遊憩壓力(旅館飯店,林務局招待所)使用的民生用水,經年累月排入七家灣,污染物藉由食物鏈逐漸生物累積放大。

山林水土: 

建構台灣九孔海洋保護區

台灣的九孔(Haliotis diversicolor)養殖是道地的台灣在地產業(種 貝、育苗、龍鬚菜餌料、人工合成飼料、養殖設備等都是本土產業),全國產量在1976年為38公噸,產值約為1.4億元;1995~2000年代更達到最 高產量2,500公噸,產值突破13.5億元,是台灣九孔養殖的全盛時期。但自2001年,爆發九孔幼苗由附著基脫落死亡(脫板症);出現成貝大量死亡, 引發全面性大規模死亡潮,2009年至今全台的九孔幾乎全軍覆沒。九孔產業由漁村如日中天的股王,一夕跌停為夕陽產業。台灣九孔又步入台灣草蝦、海鱺養殖的覆轍和魔咒。

2003年漁業署責成學術單位組成專案調查小 組,試圖找出問題原因並研擬解決對策。嫌犯由溶藻弧菌、皰疹樣病毒、20面體球型病毒;演變到氣候變遷,亦即大環境――全球暖化改變洋流引起藻相丕變,導 致九孔營養不良抗病力減弱。連主管台灣水產的相關專家都宣稱台灣是九孔疫區,無藥可救,建議九孔業者轉型養海膽、海參。總之政府主管機關至今仍無法提出一 個完整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經濟: 
社會: 

危機四伏的寶島山林


眾所周知今日台灣已屬開發國家,然而由於人口密度僅次於孟加拉,高達每平方公里640人,所幸國土當中還保有相當大面積作為緩衝地帶的山坡地,廣達全國面積的74%,其中的三分之二即51%則提供作為野生動物的最佳庇護所在。

然而看似相安無事的美好山林,事實上卻潛藏了許多人為的危機。個人在最近一次大幅度職場轉換的機緣下,來到了恆春半島,旅居在一處曾經屬於半島上最古老也是唯一的客家村莊保力。距離該村莊約六公里的東側坡地,是當年該聚落移民面向東方的最前線,因為打從三百年來,這個突如其來嵌入原住民獵場的客家聚落,已然壞了他們世代以來穩定游獵的生計。

物換星移,今天聚落周遭的部落,早已大量外出謀生,使得留下來的原住民人口至今所剩無幾;然而渠等早年捕獵野生動物習性依然深植於心, 因此獵殺活動依 然方興未艾。據此推測,小小台灣島上與吾輩共存的野生動物夥伴們,至今仍然陷入被密集獵殺的悲慘情境。

山林水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生態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