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廢棄物管理失控如何補破網?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台灣2019年事業廢棄物申報產生量約1,984萬公噸(不含剩餘土石方、污染土壤),其中88.5%來自工業。事業廢棄物高達84%以再利用方式處理,廢棄物搖身一變為產品,其中卻有不明數量循環到農地與魚塭,日積月累下,一步步蠶食我國乾淨土壤、糧食生產用地,危及食安!為此,時代力量陳椒華委員與環保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討論政府應如何補破網,避免我國事業廢棄物管理走向失控懸崖!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台灣2019年事業廢棄物申報產生量約1,984萬公噸(不含剩餘土石方、污染土壤),其中88.5%來自工業。事業廢棄物高達84%以再利用方式處理,廢棄物搖身一變為產品,其中卻有不明數量循環到農地與魚塭,日積月累下,一步步蠶食我國乾淨土壤、糧食生產用地,危及食安!為此,時代力量陳椒華委員與環保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討論政府應如何補破網,避免我國事業廢棄物管理走向失控懸崖!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台灣人民生日快樂——高4.2米
台南社區大學、看守台灣協會與立委陳椒華、林淑芬今天(4/27)召開記者會,並以台南後壁玉米田的照片諷刺,台南市長黃偉哲、環保署署長張子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要請全民吃蛋糕了。
這鉻蛋糕產地在台南市後壁區嘉田里嘉安段。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說,2019年9月不知情農民租用這塊地並整地種植玉米,結果生長狀況極差。後經台南社大調查發現,該農地有多處土壤呈灰白色,現地明顯可看到鉻含量很高的不銹鋼爐碴,其粉末已混入土壤,經XRF快篩檢測發現,土壤中鉻含量越高,玉米株死亡率越高。
【環保團體聯合新聞稿】
2020年2月18日台南社區大學召開記者會檢舉台南市後壁區有一玉米田遭到不鏽鋼爐碴污染,許多玉米植株因為鉻含量太高而中毒死亡。結果台南市政府立案調查後,不僅未要求污染行為人負起清理與整治責任,反通知農民復耕,無視該農地已經奄奄一息。為此,環團與立委於今日(4/1)召開記者會,呼籲台南市政府實質解決問題,勿玩法愚弄百姓。
清晨的小高,冷冷清清,雅緻乾淨的街道,卻乏人跡。雙葉屋旅館一樓的廊壁上,展示著311複合式災難發生當時的數張相片,有因為地震而倒塌的建築,因海嘯而泡水的街道與車子,因輻射污染而穿戴輻射防護衣的人們;在另一面的牆壁上則貼著當地居民(包括旅館老闆自己)檢測的輻射污染地圖,每年更新。旅館隔壁的店面雖然還關著,但透過落地玻璃門,可見其內放置著一個移動式立地木製招牌,上面寫著「小高復興設計中心」。居民渴望家鄉重生的期待,隱然可見。
在富岡町的櫻花商城,我們見到了這位女士,她個子不高,頭總是斜向一邊,無法挺立,顯然身體並不大好,聽說年輕時曾捐一顆腎臟給弟弟;但她臉上總是保持著微笑,待人親切,令人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力,從她瘦小身驅綻放出來。
她是福島縣雙葉郡大熊町的現任議員,木幡ますみ(Kowata Masumi),家距福島核一廠事故廠房7.2公里。福島核一廠位在雙葉郡的大熊町和雙葉町交界處,因此這兩個町也是311地震、海嘯、核災重災區。在核災發生前,大熊町人口1.8萬人,現在戶籍還在當地的人口剩下1.2萬人,但實際住戶只剩50戶,其中在籍的常住人口40人,另有200名是因為除污工作關係而住在當地。因為核災而到外地避難的居民,願意現在就回來的很少,畢竟當地現在沒有商店、醫院,生活機能差,而且災民可能也已習慣他地生活。
福島,對首次踏上這塊土地的我們而言,是個既陌生卻又耳熟能詳的地方。2011年,這塊土地因為地震與海嘯引發的核災而舉世震驚,並在許多國家敲下了核能發展的喪鐘。八年後的今天,在擁核者的美化與炒作下,我國社會擁核聲浪隱然有復甦之勢。難道,核災在福島所烙下的傷痕,那麼快復元?難道,八年前那場令人不安、不忍卒睹的記憶,是一場幻夢?難道,日本為福島核災所付出的代價不夠高,不足以讓我國引以為鑒?這次福島行,正是要試圖深入了解這些問題!
九月初,在一群日本友人的安排下,我們懷著忑忐的心情,踏上了這塊土地。為了解福島地區輻射劑量與我們平常生活背景輻射的差異,我們借來一台輻射偵測器,並在行前,先量測了生活周遭的空間輻射劑量率;約在0.1微西弗/小時上下,不超過0.2微西弗/小時,和原子能委員會「台灣天然背景輻射約在0.2微西弗/小時以下」的說法差不多;1也就是說,在這樣的輻射背景值下生活一年所接受的輻射劑量不會超過1.752毫西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