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水污染

菅直人帶來的啟示


在福島核災發生後兩年半,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來到台灣,跟台灣人分享311福島核災為何會發生、事故的狀況、以及今後世界要如何面對。人生際遇非常奇特的菅直人先生,是福島核電廠發生事故時的首相,也是進入核災現場視察的首相。這兩年,他到不同國家分享核災訊息以及他的心情。

在福島事件發生前,菅直人先生如同一般政治領袖,倚靠幕僚提供的資訊,做出政治決策。然而,在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電廠發生地震、海嘯、核災事故,這種複合式災難,隨後100個小時,七座機組相繼熔爐,比起車諾堡核電廠只有一號機組發生意外,他非常震撼憂心。在半徑250公里範圍內,有500萬人民,要逃往哪裡?即使沒有受到輻射暴露,要避難人民的混亂情形,他說可比擬一場戰爭。他思考著:為何我們要承擔這樣的風險?會有多少人受到影響?我們不應用僥倖的心態來面對核能!他知道,很多人都開始改變對核能的態度了!

他明確地說,要避難,日本沒有,台灣也沒有!

311事件之前,日本有54座反應爐。311之後仍有27座在運轉,隨後,各反應爐進入歲修期,陸續進入停止運轉的狀態。日本重啟火力發電,建立固定價格收購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等再生能源電力的制度,這兩年半,日本電力足夠運用。

環境與健康: 
氣候與能源: 

鬆弛的層層關卡


國家可以把國有土地(也就是全民的)或原住民傳統領域BOT給私人財團謀利嗎?如果要的話,至少要得到全民或原住民的同意。但是這種未經全體人民同意就由人民僕人私下把土地長期租借給財團(而且還是中資)謀利的案子,正發生在山明水秀的日月潭。「山也BOT、海也BOT」,正越來越惡劣地在發生。

8月30日,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BOT給仲成大飯店的「日月潭向山觀光旅館BOT案」 ,經環評大會「無記名表決」有條件通過。儘管邵族人與許多聲援團體反對,認為旅館位在邵族傳統領域,且未取得邵族人同意,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以下簡稱原基法),不應通過環評。何況環評說明書謊稱已取得邵族人同意,在邵族人站出來表示反對下,明顯為不實之書件。但環保署不僅不退回,更以有條件方式避開原民法爭議之戰場,給予說謊者無限生機。該條件略以:開發單位應在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取得原民會就本案已符合原基法規定所出具之公函後,始得動工。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核電與海洋汙染


核電廠發電的原理和火力發電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核電廠以鈾當燃料,將其核分裂,產生高「熱」與「放射性核廢料(死灰)」,高熱將液態水煮沸成氣態水蒸氣,推動渦輪轉動,產生電力(圖1)。由於核電廠運轉時原子反應爐會產生高熱,一般都選擇以液態水來冷卻原子反應爐的冷凝器,所以全球核電廠多興建在海邊或大型湖泊畔,時刻不斷地汲入大量的海水或湖水,防止原子反應爐因過熱而融毀。所以廢熱的溫排水是核電廠無可避免的產物。換言之,核電廠發電就像是一座「海水加溫器」或「湖水加溫器」。


圖1

20130415nusea01.jpg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堅決反對中科二林園區廢水排入濁水溪


環保署於上月28日通過中科二林園區環差的專案小組審查,同意將廢水排入濁水溪自強大橋附近,並將送環評大會通過。對於國科會與環保署這種橫柴入灶的行為,我們絕對無法接受。未來在環評大會中將喚醒更多人來嚴格把關,絕不允許廢水排入濁水溪。

這些廢水的汙染量有多少? 根據中科評估零排放可行性報告中指出,這些放流水經過4次RO滲透過濾後,最後蒸餾處理會產生70立方公尺(約可裝滿一個40尺貨櫃)的沉澱結晶物,而這些高濃度有毒物質不易找到適當的儲存場所,衍生另外問題。據此,我們實在無法相信已經快乾枯的濁水溪,可以稀釋帶走如此龐大的汙染物,而不會汙染到土壤與地下水。

眾所周知集集攔河堰設立後,濁水溪的水量就大幅下降,並有相當長的枯水期。而濁水溪乾枯河床,需要的是活水的滋潤,千萬不要再以工業廢水來蹂躪她。中科二林園區規劃每天在這裡注入2萬噸廢水,相信所有吃濁水溪米,喝濁水溪水的人都不會接受。

令人不平的是,環差專案小組開了三次會,環評委員與環保團體提出許多質疑,但中科都答非所問。例如與會者質疑濁水溪水量小,無法稀釋這些廢水,並將汙染附近土壤與地下水;中科則說以濁水溪10年平均的水流量,可以稀釋這些廢水,完全漠視枯水期的情況。又如與會者質疑,濁水溪河床變異大,放流管線施工困難;中科也是刻意迴避。

環境與健康: 
特定議題: 

對環保署填海造陸計畫的質疑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學院護理 系副教授

環保署今年提出廢棄物填海造陸計畫,認為在追求資源循環的社會,先以最大的可能回收再利用廢棄物;但回收後,總有經過無害化及安定化後,不能恢復原來產品性質而再利用的廢棄物,其最終再利用的方式,以先進國家的經驗,就是用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填海造島方式,結合既有商港或工業區發展計畫,來創造新生國土及海岸線,而達到零廢棄的效果。

個人對環保署廢棄物填海造陸計畫質疑如下: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特定議題: 

這樣子的零廢棄 歡迎來到毒物星球

環保署於今年1月對外正式提出廢棄物填海造島(陸)的計畫,分三期13年推動,估計所需經費為902億5千萬元,相當於每年要花69億,接近環保署正規的一年預算。在許多生態學者與民間團體大表反對與疑慮下,環保署隨即展開政策環評,於3月29日舉辦範疇界定會議,並於近日舉辦公民共識會議,蒐集民間意見,供政策環評參考。

暫不論廢棄物填海造島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觀諸環保署的說明以及公民共識會議資料中,充滿了偏頗的言論,明明就是尚未能達到零廢棄而需要擴張最終處置場的空間,並把腦筋動到不會說人話的大海,環保署長卻對外說明:「真正可以達到零廢棄的東西,就是國土再造,甚至海岸線再造。」在公民共識會議資料中說:「然而,倘物質無法作為能源或回到原料階段者,為符合資源循環零廢棄最終目標,填補資源循環缺口,將該類物質運用於可達成零廢棄之國土再造及海岸線再造之填海築地工程,連接陸地者稱為造陸,離海岸一定距離者則稱為造島。」

山林水土: 
特定議題: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