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水污染

化危機為轉機--缺水的警示

近來缺水問題與河川遭到毒性化學物質污染的新聞比比皆是,令人觸目心驚。但若是去搜尋以往的新聞,就可知道這些環境警訊早已出現,只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情況愈來愈嚴重。做為一個被動接受資訊的消費者,這些環境新聞除了做為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外,是否能進一步去改變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而利用選票與輿論去引領政策的改變,是令人期待的。否則當新聞熱潮過後,世界還是朝一樣的方向走,我們還有多少的資源可供揮霍呢?

4月26日中央大學化學系丁望賢副教授發佈了一項針對台灣19條河川的水樣分析調查,其結果指出台灣水環境普遍受到環境荷爾蒙「壬基苯酚」的污染,且高達99%的樣品所含的壬基苯酚的濃度,都已超過歐盟的預估無影響濃度值(每公升0.33微克)。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河川早已遭受許多毒性化學物質的毒害而被宣判死亡,只是不知道原來我們日常生活所排出的廢水中,也含有這類「生物不可分解」的毒性化學物質。而這些壬基苯酚正來自電視廣告上標榜的「功能強大」的家用清潔劑。現代的生活充斥著這些訴求「效率高、功能強」的化學品,但有許多是不必要的,或者有更安全的替代品。若我們下次到市場時能仔細看看清潔劑的成分,不要再買這類含「壬基苯酚類界面活性劑」(壬基苯酚的前導物質)的清潔劑,藉由消費者的力量將這類化學品從市場中淘汰,那麼我們就可以使河川減少一樣污染源。這樣這則環境新聞才有存在的價值。

山林水土: 
環境與健康: 

面對化學風暴的侵襲

近日學者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國西部主要六條河川受到塑膠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酯 (DEHP) 的嚴重污染。DEHP並非自然的產物,一但環境中檢驗出這種東西,就表示我們的環境已受到污染。DEHP 為軟質塑膠產品中使用最多的塑化劑,使PVC有彈性、拉力和易於成型,尤其在醫療器材中的點滴、輸血、以及灌食等塑膠容器(含量達20-40%)及塑膠管線(含量可高達80%)添加最多;而有些保鮮膜和軟質塑膠玩具亦添加DEHP。DEHP已被列名為疑似環境荷爾蒙的人造化學物質,除了對男性生殖機能的發育有負面影響外,對肝和肺也有不良的作用。

環境與健康: 

環保單位的責任-旗山溪污染事件有感

旗山溪水源污染事件,從今年(89年)7月12日起連續3天遭人三次傾有害廢棄物,污染大高雄地區的飲用水水源,影響六十萬戶的民生用水。這次並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此類污染水源的非法棄置有害廢棄物的案件,由於其傾倒的數量龐大,影響範圍廣大;再者由於民眾發揮了監督通報的效力,使環保單位循線立刻逮到元兇,而成為全國媒體的頭條;同時也好像是新政府的效率奇佳的象徵。相信全民對新政府這種明快的處事風格,會給予應有的掌聲和喝彩。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指出,長期以來環保相關單位對事業廢棄物的流竄,幾忽形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很多的作為都只是玩文字遊戲,應付了事。以這次的元兇昇利公司為例,該公司於去年 (88年) 4月份時,就被環保署列管。我們來看看環保署網站上的公告:

社會: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