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部落格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四部曲——濫竽充數


分子,原來沒有那麼豐滿!

就好像老天安排好,要讓本協會好好了解回收問題般,這故事可還沒完!因為垃圾回收率的分子,也大有問題,除了宜蘭前環保局長所點出的以外!

走私進口 盜領補貼 濫竽充數的回收量!

2015年12月,本協會接到一封緊急來函要求協助。幾天後,我們組團帶著「巴賽爾公約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的執行長老帕,展開了兩天的奇妙旅程。

原來,這個監督電子廢棄物跨國流竄的美國環保團體,從他們的追蹤器上,發現有我國禁止進口的廢液晶螢幕(其含有汞等有害物質,被我國認定為有害廢棄物)走私進來,其最後流向,分別是苗栗與台南兩家有環保署稽核認證人員把關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廠。但中間停留點,則分別在苗栗頭份與台中龍井。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三部曲——割肉求瘦


生活垃圾中也有一般事業?! 早就扣掉了!而且還可能會加碼扣掉!


20171124fig09.jpg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焚化廠營運紀錄中的一般事廢進廠量,有某部份其實是生活垃圾;但會不會其營運紀錄中的生活垃圾進廠量,也有某部份是一般事廢,而非僅如環保署當初所提供的簡單答案,只包括清潔隊與其他公務機關、民間清除業者運送進來的生活垃圾呢?

畢竟,不同於台北等大都會,農業縣市可能沒有多少家民間清除業者,因此商家等事業單位廢棄物清除處理,可能還是要仰賴政府清潔隊提供服務。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二部曲——眼不見為淨


垃圾焚化廠收受的一般事業 遠高於事廢焚化處理申報量?

2015年初,高雄市因為外縣市政府長期積欠垃圾焚化處理費不還,加上為了反映成本,把外縣市垃圾焚化處理費用調漲到每公噸2,307元,外縣市事業廢棄物處理費則調漲到每公噸2,200元,造成事業廢棄物往中部回流,至此引發了假性垃圾危機,垃圾大戰新聞頻傳。(參見:〈積欠1億8千萬處理費 高雄要停燒7縣市垃圾〉,自由時報,2015.08.26。

垃圾回收率的故事首部曲——初揭面紗


真是太丟臉了!真是太丟臉了!這個事實說出來,你一定會感到丟臉,政府官員更該感到丟臉,挖個地洞躲進去!這種感覺,就好像偷偷看到一位人人羨豔的美女,在夜深人靜時,摘下了那理應無法摘下的臉皮。她丟臉,我們則一方面嚇破膽,另一方面又感到失落、沮喪,還有被騙、受傷的感覺,可是五味雜陳呢!

什麼材質最安全?自帶杯具最安全——從星巴克的杯蓋談起


今晚(12/7)快下班時,接到某報記者的一通電話,說統一星巴克從中國進口的咖啡杯蓋,遭食藥署邊境查驗到「正庚烷蒸發殘渣」超標,「因此」詢問我1號到7號那一種杯蓋材質比較好!

乍聽到「正庚烷蒸發殘渣」這項標準,我並不清楚它代表什麼意義,更不知道其跟材質是否關聯,因此我請她等一下,讓我了解一下法規。打開食藥署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了解到正庚烷是用來檢測容器可溶出物的溶煤,由於正庚烷是非極性、親脂性物質,因此猜想這個「正庚烷蒸發殘渣」檢測項目,應該是用一定量的正庚烷浸泡塑膠食品容器,以溶出脂溶性物質,然後把正庚烷蒸發後,看其殘留物的重量(也就是蒸發殘渣),然後回算其濃度,若超過30ppm,就不合格。

但這個被溶出的脂溶性物質是什麼呢?星巴克的咖啡杯蓋,用的是什麼材質呢?市面上的咖啡杯蓋,常用的有哪些材質呢?我請記者先去向食藥署官員問清楚,因為這超標的物質有很多種可能,它可能是某材質製造過程中刻意添加的,比如廠商刻意塗佈的一層膜,而且也不見得有危害,因為它可能是食用性油脂;它也可能是製造、包裝或搬運過程中被機具或手油油的人弄髒,甚至來自檢測過程的汙染。它不見得是毒!而如果是杯蓋不小心被弄髒的話,是品質控管的問題,而不是材質本身安全性的問題,因為這是任何一種材質都可能發生的事情!

環境與健康: 

從土壤價值看以風險評估來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的合理性


近日,環保署召開「推動土壤污染監測及管制標準檢討工作」專家諮詢會議,欲延續以前的思維,單只是考量健康風險評估的計算結果,來制定土壤重金屬污染管制標準,藉此大幅放寬部份重金屬的特定工業區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同時也想要放寬農地的銅鋅污染管制標準。我們期期以為不可,故撰書面意見如下。

社會: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