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水資源

水庫生與死-水庫不當管理的缺水危機

南科缺水問題似乎即將靠著強制農民休耕而暫時舒緩,但是全台的缺水危機卻是一個長期水資源不當利用管理的惡果。我們擁有129條河川,主次要河川共50條,若將這些河川連成一線,總計約有五分之二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們擁有67座水庫,但平均每年減少1460萬立方公尺蓄水容積,相當於一座明德水庫的容量。顯然地,一味地以為多蓋水庫就能解決缺水問題是一個自欺欺人的作法,因為就水庫而言,其所面臨的問題亦如同所涵蓋的面積一樣廣大(目前這67座水庫,集水區的面積廣達5000多平方公里,約佔台灣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水庫的問題可分為水、土、林、人四部份,水庫不只是「集水成庫」,更是與土地利用、山林保護、人類活動相互串聯、息息相關,特別是當水的問題牽扯到集水的土地時,如果不當使用與管理,那麼水庫的壽終正寢為期不遠。目前台灣的水庫集水區,由於地質脆弱,加上地形陡峭、颱風季節常發生豪雨、地震頻仍,因此易造成嚴重沖蝕,再加上近年來集水區濫墾、濫建等人為活動與日益盛行的山坡地建築、高爾夫球場與遊憩區的設置及種植高冷蔬菜、茶葉、果樹等活動,致使水庫淤積更為嚴重,而農作肥料與家庭污水排放,更造成水庫優養化,藻類生長數量激增,由此觀之,台灣水庫集水區真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突顯出來即是管理問題一一浮現。

山林水土: 

缺水!天災?還是人禍?

缺水情況再度出現,政府為顧全高科技產業,而緊急休耕稻作,並施行所謂的「南水北運」;搶水大戰再度上演,各團體為了水而陳情抗議,這種每隔一段期間就要上演一次的情況,卻是深刻的曝露出台灣環境嚴重失調,政府長期重經濟、輕環保所造成的結果。

森林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海綿,能吸收涵養大量的水份。當降雨時樹葉、樹冠、樹幹及附生於其中的生物能截留一些水份。地表的植物、枯枝敗葉及富含碳的腐植質均能吸收及保存大量的水份。當未降雨時,之前所吸收的水即緩慢源源不斷的流至溪流。所以有森林的地方,溪流是很少乾涸的。

森林中的植物的根及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可抓緊和匯聚土壤,更可避免水土流失。砍伐森林將會迅速造成土壤有機物的氧化及土壤流失。若是在山坡地更會因此容易造成山崩及土石流。根據報告每年因侵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約250億噸,可覆蓋整個台灣約4.5公尺高。

今天台灣的中低海拔森林植被已被砍伐破壞殆盡,山坡及水源集水區也因濫墾、濫伐而喪失掉涵養水源功能,豪大雨時並造成大量的泥沙土壤流入水庫及下游地區,水庫除因淤積而減少壽命外並造成蓄水量大減,中、下游地區也因河床淤積而排水量大減,下雨時水庫迅速滿載而需洩洪、河床迅速滿溢而造成水災,但是沒下雨時卻又迅速乾涸,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台灣只要下大雨就淹水,沒下雨就缺水的一個主因。

山林水土: 
經濟: 

頁面

環境與健康

山林水土

氣候與能源

社會

經濟

特定議題

訂閱 RSS - 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