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農地上的野蠻遊戲首部曲——水質水量保護區變成中鋼爐碴掩埋場
故事的開始就是荒謬的錯誤
旗山大林里俗稱圓潭的地方,東面臨山,水質清澈,水利署亦將該區劃設為水質水量保護區;由於水質清澈,當地居民長期飲用地下水(高雄市自來水普及率達96%)。居民多數務農,稻子、香蕉、檸檬、芭樂、木瓜、小番茄等作物,期間又有農民種植紅豔的火鶴花,溝榘中到處可見野生的黃金蜆棲息在清澈的流水中,這是台灣融合原始與祥和的傳統山林的田園景致。
高雄市民生飲用水主要是引自高屏溪溪水,因此高屏溪上游的高市旗山區被列為自來水保護區,為確保民生飲用水安全,環保署於2001年實施,鼓勵當地養豬戶離牧,其他可能造成水污染的畜牧業,若達一定規模也會被環保單位列管。
旗山大林里有一片共約6公頃的多筆土地,其中一大部分,原是一大型養豬場,在環保署鼓勵當地養豬戶離牧下,領取了補償金,並結束了養豬事業,但地主於2003年開始盜採砂石,挖深達十幾米,該農地變成為一個大水池,2006年高雄市經發局依砂石採取法處罰200萬,但這荒廢的大水池後來變成魚類與水鳥的天堂,也變成自然的滯洪池與水源地。